第228章(1 / 2)

第228章

皇帝卻陷入了沉思,蕭無忌做了幾十年的皇帝,每日都得面對狡詐圓滑的朝廷百官,若無半點城府之心,怕是已然成了傀儡。

而他執掌權柄多年,穩如泰山,百官無不拜服,可見其心機何其深重,又怎會看不穿蕭安兒這點小把戲?

蕭安兒深居後宮,涉世未深,本就秉性單純,跟老奸巨猾的皇帝比起來,連小巫都算不上。

在皇帝看來,她能提出這樣的要求,不外乎是看上了哪家的公子,怕直言說出來會遭到反對,故而以邦國大義來“粉飾”,並加以神鬼之說來修飾罷了。

天底下哪有什麼神仙鬼怪?

蕭無忌自然是深刻明白這點,但細思之後,卻又覺得蕭安兒所說...其實也不是全無道理。

至少有一點,她說得沒錯!

大乾朝正值多事之秋,先有儲君而立之年突然離世,後有御史台覆滅,再到六皇子被刺於天子眼皮底下...林林總總都在隱喻着大乾朝的時局將迎來改變。

蕭無忌雖不相信所謂的神魔傳說,厭勝之術,但蕭安兒提出沖喜,並擂台招親一事,其實也不算過分。

相反,他已垂垂老矣,說不定哪天就駕崩了。

蕭安兒是他最小的公主,也是他最放心不下的,如果說她自己有了喜歡之人,而那人又值得託付終身的話,站在皇帝的角度,他並沒有理由拒絕。

再者,經過先太子亡故,台府被滅,六皇子遇刺...這一系列事端過後,皇城確實已然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神鬼之說可以否定,沖喜...卻是一貫的習俗。

若說能迎來一次公主大婚,舉國同慶,既可解決了蕭安兒婚事,又可藉機抹去城中的陰鬱氛圍,那又何樂而不為?

最關鍵的是...蕭安兒主動提出擂台招親一事,恰好可以藉機辦成另一件“喜事”,喜上加喜。

如果在蕭安兒的招親會上,同時宣布新太子的人選,大局得以穩固,豈非極為合適?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