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漠北軍一路奔馳,隨行雖只有百餘人,但絲毫不斂鋒芒,急行而入。
一名披着銀甲的漠北軍將士,舉着蕭爾沁的狼頭王旗一馬當先,令各地守備軍團莫敢攔路盤查,漠北王歸朝的消息也在大乾境內不脛而走。
沿途每經過一座城池、一個小鎮,一處村莊,臣民皆蜂擁而至,夾道相迎,喝彩聲不斷,紛紛獻上當地的美食,以供漠北將士休整。
在大乾臣民的心目中,泱泱天朝,唯有兩顆“明珠”值得瞻仰。
一個便是繼位三十三年,令大乾朝國力達到鼎盛,版圖擴張了近三分之一,猶比太祖皇帝立國之初大了近數十倍有餘的天子,蕭無忌。
另一個...就是鎮守燕雲兩處要塞,轄地九大州郡的漠北王,蕭爾沁。
燕雲要塞肩負着拒攘百萬蠻夷虎狼的重責,一旦這兩處要塞失守,大乾腹地將再無天塹可守,等同於國門盡失,在戰略地位上猶比西境更為重要。
燕雲九州之後,便是綠水青山,萬里平原。
盤踞在荒原大漠上,一向以重騎兵著稱的百萬蠻夷大軍,若是能越過這兩處要塞,便相當於虎入羊群,再無阻滯。
萬里平原,將成殘垣廢土,寸草不生。
而蕭爾沁鎮守燕雲之後,要塞固若磐石,屹立不倒,蠻夷莫過雷池半步。
十幾年前的漠北殲擊戰中,在蕭爾沁自己看來,雖是一場“衝動的戰敗”,致使數萬狼軍埋骨大漠。
但傳到大乾國內,卻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捷。
蕭爾沁親率三十萬大軍,直入荒原,一路高歌猛進。
最鼎盛之時,麾下親兵團直逼蠻夷王帳前三十里,令蠻夷王聞聲變色,急撤三百里而莫敢停歇。
即便因補給阻塞,後繼無力,被蠻夷軍反撲衝散,但仍顯勇無匹敵。
再到蕭爾沁流落大漠,被狼王所救,與狼同戰,輾轉回歸燕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