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畢竟,蕭爾沁也是那個被“拋棄”的皇子!
繼而,看在外人的眼裡,且不談他們二人各自的心境如何,單說他倆勾結的可能性就令人不得不猜疑。
二人本是叔侄關係,又同被“拋棄”,私下強強聯合,意圖舉兵奪位,這理由何其充分?
蕭無晟“東窗事發”,被貶為齊郡王,已無奪權的實力。
但蕭爾沁卻正值風發,大權在握的時候,由蕭無晟提供便利,組織謀划,再由蕭爾沁手下的狼衛對台府出手,先保住蕭無晟,再聯合奪權。
這樣的邏輯一出,不談百官是否信服,以皇帝蕭無忌多疑的秉性必不會縱容,肯定會殺一儆百!
聽到楊宣吐出一個“有”字,龐奇微嘆一聲,便不再多言。
他知道楊宣雖不善偵查,但並非愚笨,指出蕭無晟與蕭爾沁之間的“類同”關係后,他必能明白其中隱晦。
頓了頓。
沉默了些許后,楊宣長舒一口氣,這才復而開口道:“大人的意思,末將大致明白了。幕後主謀命人假扮狼衛,屠殺御史台,以狼衛引出二殿下,此為一大陷阱。蕭無晟只是當年通敵案的主謀,他並沒有設計參與屠殺台府。”
“真正製造御史案的真兇,是那個一直隱藏在幕後之人。因為曹懷興的變節,此人已經知道蕭無晟是當年通敵案的真兇。但他沒有揭發,而是先製造御史案,再故意將線索指向蕭無晟。”
“讓我們誤以為...蕭無晟既是當年通敵案的主謀,后又製造了御史案以掩飾罪責。實則...蕭無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孫大夫盯上,又如何製造御史案?一個已然無權無勢的郡王,又如何單方面製造御史案?一切,都是那個深藏不漏的真兇布局。”
“以狼衛引出二殿下,再引導我們一步步獲得孫大夫的密盒資料,坐實蕭無晟的通敵罪,並順帶構陷吳應雄,除去異己!一旦我們抓住了蕭無晟,加上狼衛的佐證,那麼他與二殿下狼狽勾結,企圖顛覆朝綱的事實就無法否認!”
“而二殿下與蕭無晟勾結的理由與動機就是:兩者都有一樣的遭遇,都不忿於失去太子之位,繼而意圖聯合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