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先太子沒死?
這一刻,徐安半開玩笑式的一句猜測,無疑像一顆重磅炸彈般震撼了龐、楊二人的內心。
毫無疑問,二人似乎由始至終都沒有過這樣的假想,更絲毫沒有懷疑過禁軍可能是屠滅台府的殺手。
一群忠勇、負責保衛皇權穩固,本該維護法紀,保吏治清明的皇家衛士,怎會是殺人兇手?
一個已被再三確認死亡,埋入皇家陵寢數月的人...又怎會有生還的可能?
聽起來,就覺得匪夷所思,令人難以置信。
但無可厚非。
查案本就如此,尤其是一些影響力巨大的重案、大案,它們的偵緝過程本就遵循一個原則:從無到虛,從虛到實,最後鐵證定案。
當中,聰明的偵查員會運用到最常見、也是最愚蠢,卻是最有效的“套路法”去分析案情,假定事實,而後謹慎客觀求證!
細分開來,又稱為“有罪排查”與“無罪推定”。
所謂的“有罪排查”其實很簡單,不放過任何可能性,將嫌疑線索施加到任何人身上,假定對方有罪,然後再做證據排查和案情分析。
而要完成這一系列動作,首先就是要了解兇犯作案的手法。
在御史案中,殺手的殺人手法已經基本明確。
案發之前,御史大夫孫鶴正準備等朝廷宣布太子喪期過後,就立馬上奏彈劾,指證齊郡王蕭無晟主導、製造了十幾年前的李放通敵案,繼而為李氏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