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龐奇目光微妙,遲疑了半分后,卻道:“按朝廷的說法,自然是失敗了。但依照下官個人的看法,卻不一定!眾所周知,任何一條意為國策的政令,都不可能短時間內顯現效果。與大景建交,互通商貿,是否有利於朝廷稅收,惠及於民,短短時日豈能體現在賬目上?半年之期,已是最短!”
“不過,徐相力排眾議,支持太后新政尚不足三月,隴西邊關就傳來了徐相通敵的消息。朝廷百官聯合上奏,彈劾徐相,迫使陛下與太后將之革職,軟禁家中。而此新政也隨着徐相遭遇解職,流產腹中。但若能給他再多一點時間,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故而,在下官看來,成敗與否並無實質定論。”
“至於蘇明遠,便是當時隴西道最大商會的會長。”
徐安詫異道:“哦?蘇明遠是隴西人士?我還以為他是蘇喆的...”
“是。根據下官所知,他確是生於隴西,並無證據表明,他與揚州蘇家有何關聯。”
“蘇明遠做了什麼,如何牽扯此案?”
“徐相要替太后實行通商新政,與大景建交,自然就需要民間商會的支持。朝野各大商會若無人願意與大景朝交易,那開放邊關又有何意義?當時,徐相四處奔走,企圖廣納民間商會,促成與大景的首次通商。但我朝臣民對大景人並無好感,又得知此事並未得到陛下的認可,便無人敢輕易鬆口。唯獨這個蘇明遠除外!”
“所以...蘇明遠先吃了這個螃蟹?”
“對!蘇明遠在隴西的商會,本來是負責幫助朝廷往西境運送物資而建立的,有現場的渠道和資源。通商令頒布之後,僅蘇明遠一家商會願插手此事。但...交易剛剛形成,坊市尚未建起完備,就曝出了通敵一事。”
“怎麼說?”
“刑部鎮捕司的隊伍,在前往隴西追捕一夥逃犯之時,意外得知邊境新建的坊市交易中,有人涉嫌販賣違禁物品。當中,便染指了軍械、礦石和軍用輜重!而主管該坊市之人,便是蘇明遠商會以及徐相麾下的一名親信!消息傳回京都后,陛下大怒,嚴令徹查此事,聲稱一旦查明事實,不論與誰牽連,不論其身份高低,皆斬不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