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然真的擊敗了築基期弟子。。。還是左長老的那位弟子。”
長清殿上,一位長老如此自語感慨。
其他宗門長老聞言,也是不由點頭,嘖嘖稱奇。
“練氣戰築基,還贏了。。。而且我觀他身上並無多少傷勢,此子可真是。。好結實的肉身。”
“光憑練體打熬出來的肉身,居然就能壓制道基,這等事情。。聞所未聞。”
“還有那條鎖鏈,品階可是不低啊,何長老對這弟子也當真是下得去血本。”
“也是。。如此弟子,要是給我,我也願意下血本啊。”
看完江黎升空之後第一場大戰的諸位長老,要說不驚訝那是假的。
修士修行過程中,每達到一個境界,便代表着身體發生了一次蛻變,和上一個級別之間自然就產生了巨大的鴻溝。
想要跨越境界挑戰,那可絕不是說說那麼簡單。
眾長老老鄉人群中,最為得意的那位壯漢,可不就是江黎的師尊何長老嘛。
他們卻看見何長老懷着滿臉的“沉重”,湊到了人群中臉色最難看的那位長老身邊。
“哎呀你看看這事情弄得,左師弟,對不住了真是對不住了,我這弟子怎麼就把你的徒弟打傷了呢。”
何長老嘴上說著對不住,那張合不攏的嘴巴卻是已經快咧到了耳根。讓人看了,就恨不得往他的臉上打上一拳。
他對着執法堂首座左長老那是又擠眉又弄眼,氣的對方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兩人好懸沒當場掐起來。
不過其他眾多長老,卻也是沒有一個勸架的,一個個都憋着笑,看着這兩位口撕。
這幾十上百年過來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這兩位就一直這樣,他們要是哪天不吵了,大家反而才會覺得奇怪。
這藏經谷內門十二堂,包括谷主無舍真人在內的十二位首座長老,他們當然並非真的是哪一位真人座下的同門師兄弟。
反而在他們年輕時,甚至相互之間根本就不認識。
這十二位首座,基本都是當年藏經谷成立時期的親歷者,是當時散修聯盟中的一員。
經歷了那個困難的時期,對於團結的重要性,他們的領悟比任何人都要深刻。
藏經谷畢竟是個從散修聯盟脫胎的宗門。
他們做不到像蜀山五行峰那樣的師徒相承,五行相合。
他們也不是百鍊山那樣的家族宗門,世代姻親。
就連慈航寺他們好歹也有一個共同的無法背棄的信仰作為紐帶。
但當時的藏經谷什麼都沒有,內部矛盾重重,一些散修之間甚至還有着深仇大恨。
當時促使他們站到一起的,除了十一位創始人的強力引導之外,便是迫於外部的強大壓力了。
可以說,沒有當時其他三大宗門的欺人太甚,就沒有今天與他們四分大重山的藏經谷。
所以在藏經谷成功立派之初,創立者們便定下了這個規矩。
藏經谷內門十二堂首座以身作則相互扶持,各自之間以師兄弟相稱,以求上行下效引領宗門更加團結的走下去。
兩百多年下來,他們做的也確實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