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可要記住你們說的話!等我們回去之後,冥山姥姥的遺產,我要拿一半!”
“還有蠻石那個傢伙的領地,也是我的。”
一片黑暗孤寂的名土虛空之中,正有一艘由蒼白色骸骨拼接而成的飛舟,正在緩緩航行。
這艘骸骨飛舟並非毫無目標的隨意漂流,而是目標明確的直線前進。
在上頭,正站着六位臉色青灰,一臉死相的妖王。
他們,正是剩下來的冥山八妖之六。
之前北明山姥姥強迫着拉去了枉死城,後來因為姥姥失蹤,而分道揚鑣自尋出路,沒想到在江黎不知道的時候,這六個傢伙居然重新混到了一起。
“嘿嘿,太歲妖王你就放心好了。”
“這次我們五個可是全承了你的大人情!往後在背陰山,絕對沒人敢在你的頭上動土。”
“只是沒想到,太歲妖王你還藏着這樣的好東西。要是早些拿出來,說不得姥姥也會賞你一壺黃泉之水。”
“哼哼,我若是拿出了這骸骨飛舟,今日我們又如何回去背陰山?”
“而且,若非我另有一半身軀還埋在背陰山上,就算有這飛舟,我們也回不去。”
“前邊就快到了,記住你們的承諾!”
交談間者才知道,原來是其中一位妖王,暗中留下了退路,這才能跨越虛空重返冥山。
骸骨飛舟很快抵達背陰山陰面的土地。但落地的六位妖王,才剛高興了一會兒就停了下來。就像花式變臉般,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
“不對勁,我感應不到我的影子了!太歲,老魔,你們呢?”
其餘五位妖王各自施展手段,卻依然沒有任何所得。
“沒有找到,而且這陰面上的影子,未免太少了一些!”
“在我們離開的這段時間裡,背陰山一定出了變故!”
“諸位稍等,且讓老夫的肉胎看看情況。”
看上好像是一攤爛肉的太歲妖王閉上並不對稱的眼珠,一股隱晦的波動以他為中心擴散出去。
擴散生長在背陰山上的一團糰子體肉胎當即張開孢蕾,從裡面飄飄蕩蕩釋放出了大量類似於蒲公英一樣的東西。
但在那些蒲公英的下方,掛着的卻是一顆顆滾動的眼珠。
靠近背陰山頂的幾顆眼珠滴溜溜一轉,馬上就看見了那兩顆奇怪的巨木,還有圍繞在巨木周圍,如風般涌動的背陰靈氣。
“在山頂,有人在突破境界。”
“真是好大的膽子!一定是那人抓走了我們的影子!”
“那些平日里藏頭露尾的傢伙。真以為我等不在他們就能佔山為王了嗎!”
六位妖王在憤怒中,紛紛化為本相,就向著山頂衝去。
。
。
此時背陰山巔,一陰一陽兩面山上,各自生長着一棵,外觀幾乎一模一樣的九幽分株。
在那神像一般的樹身上,各自伸出一雙木手相互交錯,在空中形成了一個水池。
在八十一天以前,木手中還兜着滿滿的黃泉水和大量的九幽琥珀。
不過此時,黃泉水已經徹底乾涸,那些封印着危險蚊子的九幽琥珀,也已經消失不見。
這時,躺在木手之中,那個原本被墨字覆蓋到全身漆黑的元嬰,突然抖動了一下。
而後細細密密已經遍布全身的裂紋中,突然綻放出了一道七彩的虹光。
那虹光就像是一道階梯一般,在元嬰面前展開。
三頭八臂的元嬰,邁開兩條小短腿走了上去。
每踏出一步,身形便會出現一些變化。
僅僅是三步過後,原本大概只有新生嬰兒大小的元嬰,已經成長為了成人模樣,樣貌依然和江黎的本體幾乎一般無二。
第四步走出,他的左右兩頭,幻而消失。
轉而在他的雙耳耳垂上,出現了一金一紅兩個圓點。
身上,多出來的六隻手臂也在同時不見,化做了兩邊肩膀上,各三個相扣的圓環。
第五步走出,在他身上爬伏的金龍游曳兩下,縮小后在腰間化成了一條首尾相銜的龍形腰帶。
原本腳下踩着的果報凈蓮,花瓣一片片散落後,又一片片貼覆在他的雙腳之上,變成了一雙,踏之不沾因果的長靴。
第六步走出,原本立於元嬰身後的九幽木,直接融入身體。
漂浮在身旁兩側的燧人火,鬼燈焰,一左一右鑽進元神的雙眼。
頭頂上一團迷離之夢潑灑下來,讓他的一頭黑絲泛出七彩的光澤。
最後一步踏出,那得於軒轅墳遺迹的功德刻文,重新編排規律,成了一身黑色長袍,套在了江黎的身上。
元嬰已碎,化神終成!
腳下七彩長虹,重新沒入元神,江黎有些迷茫的神采,這才回過神來。
這八十一天里,他以第一人稱的視角,重新經歷了六大分身的人生。
在吸收了並列意識的力量后,讓他的靈魂力量為之暴漲。
而後,更是意識一化為七,暢遊在由他夢境天賦結合觀音心經,所構建的夢境世界之中。
在使用觀音心經感悟他人記憶過往的同時,他更是親身投入進了那龐大的夢境國度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重活了七世。
他,時而旁觀王朝家族興衰起落,時而親身融入其中感受,體會身份截然不同人物的悲歡喜樂,病痛別離。
以他現在的夢境世界,已經可以做到,現實一天,夢中一年。
每次經歷過一個完整的人生之後,他便會有一種,類似於佛家大徹大悟的感覺。
七個分身,每個分身八十一年,加起來便是五百六十七年。
那是他,前輩子,這輩子加起來都望塵莫及的漫長記憶。
此時醒來,他本來覺得,自己可能會有恍如隔世之感,太上忘情之心。
就算沒有,感悟了這麼多人的人生,並自己重新活了七世,感情也會因為體會的過多,而變得麻木遲鈍。
這一直是他比較擔心一點。
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五百多年的夢境經歷,那些記憶,生活發生情感並非作假。
只是,那些記憶之於江黎,不過南柯一夢而已。
想到夢中,那些可歌可泣的經歷,如今醒來再次回想,卻最多也就是雅然一笑罷了。
他的靈魂成長了何止十倍,但心態卻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其中最關鍵的,還是依靠了《大自在觀音心經》的奧妙。
這門傳自大能的練神功法,在感悟人生的同時,很好的保護了江黎。
上古時期,那位救苦救難觀音大士,之所以到最後一直都是菩薩,而並非佛陀。
那便是因為他修行的佛法,並非“拿起來,徹悟后,放下了”。
而是,“拿起來,放下了,還能拿得起”。
觀音心經,觀世間之音,並不是為了忘卻拋棄他們。
一直保持本心,而並非高高在上的太上忘情,如此才是救苦救難的觀音大士。
也正是因為觀音心經的這項特性,江黎才敢染指夢境天賦。
否則這天賦雖強,但在吸收了過多他人的夢境后,自身在不知不覺間,也會變得不再純粹。
若是沒有觀音心經,直接吸收夢境力量,可是比修鍊香火之道,還要危險的力量。
“這個一覺,睡得可真是舒服啊!”
“諸位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