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開門隻有零零散散的幾個聽眾,說是聽眾其實也大都是外地來的遊客,都在小聲聊天全然沒注意到台上的人說了什麼。
這天津人愛聽相聲不假,相聲興盛於天津也不假,但可不是誕生在這裡。
相聲不是天津出現的,但確實是在天津發展起來的。“北京是出處,天津是聚處”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要先說一個人:愛新覺羅善耆。善耆可能大家比較陌生,他有個女兒很出名,叫金碧輝,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川島芳子。善耆是個很矛盾的人,辛亥革命之前,即1912年之前他是革新派,而且不是那種隻在口頭上的革新派,他是真的身體力行去改革的;但是1912年之後,他又成了頑固的保守派。
1906年時任九門提督的善耆下令北京城不許說相聲。至於為什麼要禁說法很多無法去定真偽,普遍公認的有兩種說法:
其一,某日身著便服的善耆被人發現在北京護國寺聽相聲,由於善耆銳意改革得罪了許多權貴,被人彈劾私德有虧。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善耆你太三俗了,居然去聽相聲……”,善耆就反駁“我是批判性的聽,著便服去聽相聲是為了批判三俗……”。
其二,“國愈危而人心愈壞”,負責治安的九門提督為了控製民間輿論,因為當時許多相聲是帶諷刺意味的,甚至越是針砭時弊越受民眾歡迎。
不管什麼理由,北京城是不準說相聲了,於是大量的相聲演員被迫離開北京去了附近的天津,當時天津號稱“九國租界”,朝廷的勢力反而是天津最弱的,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著名的南市“三不管”。
1912年宣統退位,力主“禁相聲”的善耆也逃出北京,一些相聲演員開始嘗試返回北京演出,但是很快又因為相聲《吃元宵》得罪了當時準備當皇帝的袁世凱,於是相聲演員又一次被趕出了北京。
從此之後,天津才真正成了相聲發展的聚處,北京那種政治變動的中心對於一幫說相聲的民間藝人太不友好了。
二人徑直向前走去,在一顯瘦的青年麵前站定。
“來了啊,來了就坐下聽會兒吧。”男子笑著說道。
“是!”女人一邊說著,一邊坐下。
“怎麼樣,那小子看到我給他的禮物有沒有氣的直抖啊?哈哈哈”秦風一想到刑燦看到骨灰盒的的樣子就忍不住發笑,他笑的寂靜癲狂,漸漸的都蓋過了台上人的聲音。
“這個,我們沒有看清楚,不過他出來的時候到是非常冷靜。”女人小聲回複到。
“怎麼可能!他沒又有生氣嗎?他是那麼大度的人?”秦風麵對自己的惡作劇沒有產生預料的效果有些不敢相信,激動的差點吧手中的茶杯砸了!
兩個黑衣人見狀還以為是自己衝撞了這位公子,趕忙下跪。
“哎呀,彆動不動就跪的,這裡沒你們的事兒。”秦風轉眼間又心平氣和起來。
“想不到這小子還是有點度量的,不過就是不知道他有沒有準備好接受接下來的禮物了。”秦風說道。
“可是公子,九爺的意思是讓我們趕快了結他,以免夜長夢多!”女人提醒道。
“哎呀,煩不煩,老是九爺九爺的,你們不也聽他說了嗎,在外麵一切聽我的,再說了有小馬這功夫殺了他還不是易如反掌?我要是不是肉體死亡,殺人誅心才是我的追求!”秦風不耐煩到。
“是!”女人不再敢說話,而是靜靜的坐在一旁伺候秦風喝水。
不多時,台上的相聲演員下去了,接下來到了戲曲演出的時間,台上唱著的是正是封神榜,像這種小園子,演員沒什麼名氣也沒什麼實力,想要通過廣泛流行的戲曲吸引觀眾是行不通的,就得靠這種什麼都發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但隨著近幾年影視科技越來越發達,慢慢的連看這種熱鬨戲的人也不多了,但演員們依舊保持著習慣,每天下午這個點唱點神魔鬥法。
不是封神榜就是西遊記,要不就是白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