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沒有去過五台山的人們,大概也聽過五爺廟的大名,去過的人們更是知曉五爺廟是何其香火旺盛。
每月初一,十五,以及特殊的節日,五爺廟就排起長龍,一等就是一夜。
傳說五爺是東海龍王的第五個兒子,因為文殊菩薩從東海借走清涼石,龍子龍女們氣憤不已尾隨而來卻被文殊菩薩教化而留在此地,五龍各守五坐台頂,龍女化為台蘑。
這五龍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專管五台山的耕雲播雨。人們感激他為五台山地區造福,為五龍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五龍王居於殿內正中,左側為大龍王、二龍王、龍母,右側為雨司、三龍王、四龍王。據說,五龍王以前是黑臉,但為什麼所見卻是金臉呢?這是因為佛教傳言,說五爺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發脾氣動恐。臉由黑色變為金色,就使五爺的脾氣變溫和
傳說,這座龍王殿建於清代,到了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五爺既嫌殿小又嫌殿舊,於是在同一天的夜裡,給塔院寺方丈和尚和當地甲長托了一個內容完全一至和的夢,夢中要求:“重建殿宇,重鍍金身。否則,五爺震怒,降災四方”。現今這座龍王殿,是五爺托夢後重建的,由原來的卷棚頂(中國傳統建築雙坡屋頂形式之一種,即前後坡相接處不用脊而砌弧形曲麵),改建為重簷歇山頂;由於地盤較小無法擴建五簷,但為了滿足五爺要求,隻好在殿前加建一個套殿,算是擴大殿宇;為了討好五爺,並在柱礎、雀頂、欄額、鬥拱、拱眼等地方,均用龍、鳳、獅、麒麟、花卉、人物等圖案剔透鏤刻而成,富麗堂煌,大放異彩。
為什麼五爺頭戴皇冠,身穿蟒袍,還有鑾駕一副呢?相傳,五爺是五龍王,是東海龍王的第五子,人性情暴,麵貌黑,人稱黑臉五爺。清朝時,有一年,康熙皇帝到五台山尋父(據傳康熙皇帝父親順治看破紅塵,棄掉皇位到五台山出了家)。有一天傍晚,他在回行宮時,行至台麓寺附近,突然狂風大作,天昏地暗,因而迷失了方向。接著又是山呼林嘯,地動山搖,令人膽戰心驚。康熙和他的隨從們個個驚恐萬狀。就在這班人馬慌作一團、無計可施之際,忽聽前麵有人大聲喊到:“我主莫慌,卑職前來接駕”。康熙在天昏地暗中儘管龍目圓睜還是看不清接駕者為何許人也,就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盲目地問:“汝是何方使者,前來接朕”。“我是萬佛閣龍王殿老五”。“汝能為朕除險,使朕安抵行宮,朕定封你為公侯”,“遵命,隨我來”。
霎時,隻見半空中一道亮光閃過,眾人極目一望,前麵有一條平坦直路伸向遠方,隨即有一火球從空中落下,在路前方滾動。康熙心知此乃五龍王引路,便命隨從緊跟火球。不一會兒,康熙和他的隨從們果然順利回到行宮。康熙接過隨從遞來的手帕拭了一下額頭冷汗,抬頭一看,火球早已不見。第二天,康熙即賜五爺皇冠、蟒袍一套,“龍參”牌匾一塊,並封為金臉文殊。回京後又賜五爺鑾駕一副。
南麵為戲台,單簷歇山卷棚頂,是五台山地區一個像樣的古戲台。據介紹,多年來,每年六月份,五爺廟大開殿門,請名角,唱好戲,讓五爺觀賞,以求五爺普濟天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每年五爺過生日的時候,善男信女都要耍龍燈慶祝,有一年,當時樓主還小,隻記得那年天上出現了一條跟地上龍燈一樣的龍,天上的青色龍跟著龍燈的動作蜿蜒,當時大家都驚呆了,龍頭,龍身,還有龍須都跟龍燈無異,雖然是雲組成的,可是至今都覺得神奇
五爺的脾氣不好,極愛看戲。有一次一位戲曲演員沒有好好唱,當下就崴了腳,這演員知道怎麼回事啊,就急忙停了戲去給五爺賠罪了。
還有一次,因為五爺廟的僧人不作為,據說五爺附身在一位六十多的老太太身上,一躍跳上戲台,說把誰誰叫來,那個僧人聽說趕忙至此,還心想誰找他,隻聽老太太一聲令下“跪下。”那個僧人就雙腿發軟趕緊跪下了。然後老太太就說“善信們進貢的東西呢,錢多少,物多少,你都弄哪了?你如此貪吝,日後必擔惡報。”
當時表姑在場,回來之後談及此事都覺神奇,五爺廟的戲台有一成年人高,那個老太太若非神力如何上去的,那位僧人,後來也確實某方麵不太如意。
總聽老人們說廟裡的錢物動不得,不是誰都有福報消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