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對迫在眉睫的事情感到焦慮。
要是今天胡軒沒有過來,讓項大華有危機感,那劉北的提議,他也不會答應的那麼快。
可以說,胡軒起到的,是催化劑的作用。
這才讓劉北談下了這麼一個條件。
現在達星確實是不景氣,這百分之十的股份也算不得什麼。
但過幾年呢?
劉北光是想想就知道那是很大一筆數目。
幾個億,甚至是十多億都有可能。
那可是一筆龐大的收益。
胡軒幫助劉北,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
如果沒有好處,他當然不會平白答應劉北的要求。
大家都是成年人,沒有結果的事情不做。
之前劉北曾經許諾,隻要胡軒按照他所說的做,他就將十億的基金業務放在發展銀行。
想到這裡,胡軒笑著回答道:“希望我們以後都能互利共贏!”
就算沒有那十億的基金業務,胡軒也會按劉北所說的去做的。
畢竟項大華欠銀行的那五千萬債款,也不是個小數目。
銀行周轉也需要資金。
要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將項大華那五千萬收回,實在是再好不過。
要是沒有劉北的投資,不用想也知道,項大華肯定拿不出來。
最後銀行會將達星以及項大華名下的資產拍賣。
此時的達星已經是強弩之末,能值多少錢,大家心裡都清楚。
這對他們銀行來說,也是一筆不算小的損失。
身為發展銀行的經理,也要為他們銀行的利益著想。
這次成功催債,說不定還能升職。
胡軒怎麼可能不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