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禦史皺眉提醒道。
楊泰和黃烈相顧冷哼一聲。
楊泰接著說道:“每一項政策出台都是根據當時當事所麵臨的主要矛盾製定出來的,後期隨著矛盾的轉移,政策就需要隨之做出改變。”
“武朝建國初期,由於長年戰亂導致人口銳減,田多人少,租庸調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在保障國家稅收的情況下,與民讓利,恢複民生;然而隨著武朝逐漸走向穩定繁榮,武朝人口大增,但是田地的數量是一定的,我想這點戶部應該有確切的數字記錄吧?”
高雲海看向楊泰,沒有回答,但是已經收起了輕視之心。
楊泰的一番話深入簡出,在場的文武百官都聽明白了,對於楊泰,百官心中各有看法。
“故此,我認為租庸調應該做出一定的調整,這不是否定租庸調,也不是質疑,而是隨著時代變遷,矛盾的轉移,所做出的轉變。”
“滿嘴胡言......”黃烈厲聲嗬斥,隻是話沒有說完便被趙勳打斷了。
“閉嘴,楊泰你繼續說下去,你認為該如何轉變?”
趙勳突然打斷黃烈,並直接喊楊泰的名字,而非官名,這讓百官心中忍不住有了一些猜測。
尤其是今日長寧縣伯楊泰突然就出現在了朝堂上,還說出來這麼一番話,是不是皇上私下授意的呢?
大家都知道楊泰前期在長安所扮演的角色,他就是皇上在民間一手扶植起來的旗幟,是用來凝聚寒門子弟,向士族發動衝鋒的急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