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喜歡,叫他初八。
再放了一陣的東南角,在那小山之上,有一道蜿蜒向上的小路,小路全部都是用巨大的石塊整條整條堆砌成台階形狀,一點點鋪到山上的,在山上有一個大門挺高的,周圍院落很破舊,院子裡麵小小的像一個圍城一樣,修了幾間房子的寺廟。
這寺廟就是初八的師傅,自己請了當地的匠人,又自己出去到處,布施慢慢找來的。
在西藏僧人們其實是有很嚴格的一套標準是不能像內地的廟宇那樣設功德箱,收取錢財的這樣會被認為是對長生天的不敬,對佛祖的褻瀆也會對他們的修行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會觸犯神靈,發生一些不好的禍及百姓的事。
他們通常會選擇兩種方法,一種就是出去為彆人出力,為彆人做事兒,以此換取合理的一小部分報酬來應付自己日常花銷,還有一種終生是不碰錢財的他們身上穿的嘴裡吃的,碗裡放的,甚至是腳上拖的,都是大家免費施舍的。
當年的小鬆丹,來到寺廟的時候,師傅見到他,並沒有做過多的表述,也沒有對他的父母說什麼,隻是留下他以後告誡他,在這之後他是沒有自己姓名的,在沒有正式的通過考核之前,他和裡麵原來來的7個小孩一起都按照簡單的數字來區分。
初八就是他的代號,也是大家互相稱呼的,在這裡麵初一反而是最小的,到他去的時候也不過三歲的年紀,但水卻是他們種,天正最高,靈氣最濃鬱的,這一點在大家上早課時便能展現出來,初一坐在蒲團上一個小時一動不動能完整的吟誦出一本經書的全部內容,他們卻隻能憑借腦袋中模糊的記憶,雖然能說出一些預言,說出一些不好的事兒,說出一些過往的事兒,但他們卻沒有對佛經的任何悟性,彆說一本,念出兩條來,還是師傅再三的,要他們重複或者是硬要死記硬背才能達到。
日子很辛苦,很難熬,考核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但是有些人一開始就透露出了極高的天賦,不得不說,這東西就是優勝劣汰,隻要你的天賦的確驚人,那根本就掩飾不住,而其他的人在明知道這一點的情況下,還在周圍第一是被送來的人極力推薦第二寺廟是不能內定的,所以就算天分不好,如果勤學苦練也有可能最後打敗天賦高的,通過考核。
初八就是那一個,雖然有天分也不是最低的,但卻不想通過考核,不為彆的才四五歲的孩子最不想做的事兒,不就是努力學習,天性還在那不想被壓抑住。
可是寺廟裡就這樣吃的苦,住的苦,什麼都很艱苦,他們這座寺廟平時又沒有什麼大的金主來布施,大家過的日子簡直就和要飯的沒什麼兩樣,偶爾師傅會帶著這一群小徒弟去下麵的鳳儀鎮挨家挨戶敲門乞討,如果家裡麵有食物就給一點,如果沒有,有時候他們一天都要不來,能夠供其中一兩個人吃的東西,這時候也就隻剩下一個辦法縮減大家的夥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