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陳宮也大為動容,早在還未北歸幽州時陳宮就已經將公孫瓚視為自己的主公,到今日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又想起最初時,仰慕曹操孤身刺董不惜身的義舉,便放棄縣令之職隨曹操共圖大事。
但豈料曹操卻是這多疑好殺之人,尤其是在曹操喊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那句話後,陳宮徹底死了心,十分後悔信錯了曹操。
心灰意冷之下回到了老家東郡,那時恰好拜訪好友程昱,不曾想竟遇到了公孫瓚。
公孫瓚是那麼的禮賢下士,不拘小節,便答應先跟隨他以觀後效。
後來公孫瓚至仁至義,愛護百姓,與曹操截然不同,讓他覺得選擇沒有錯,最終認公孫瓚為主。
而一旁的沮授則是原先在冀州牧韓馥麾下不受重用,且韓馥自身才能平庸,又薄情寡義。
失意之下,公孫瓚轅門之下的那一番話重新激起了他的誌向,他一生所求不過是尋覓一英主,將平生所學用於實處。
公孫瓚寬闊的胸襟,重賢納士,不拘泥於門第之別,正符合他心中英主的形象。
加入公孫瓚麾下後,他更是發現公孫瓚受士卒愛戴,愛護吏民,公孫瓚之誌更讓他覺得自己一生所學有用武之地,而不是待在韓馥麾下浪費才華。
公孫瓚此時不知道戲誌才、陳宮、沮授幾人心理狀態的變化,他現在的眼中隻有這麵前百餘名受難的徐無縣百姓。
入眼之處,人人皆麵有饑色,形如枯槁,唯一不同的是原本暗淡無光的眼神又重新有了亮光。
“我公孫瓚在此立誓,總有一天我會把烏桓趕出塞外,隻要有我在一天,烏桓人一刻也不敢踏入我幽州一步!”
“還有此次烏桓劫掠之仇,我必讓烏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將被擄掠去的百姓通通都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