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至此,整個大漢天下的格局發生了變化。

公孫瓚也成功扭轉了原本兵敗自焚的曆史,一路擊敗袁紹、劉虞,成了河北青、幽、並、冀四州的主人。

統一河北之地後,公孫瓚也將政治、經濟、軍事的中心,從右北平土垠縣移到了冀州的常山高邑。

縱觀河北四州之地,以冀州最為強大,人口最多,土地、經濟富饒。

因此,相較於冀州而言,雖然整個幽州也落入了公孫瓚的控製之中,再將右北平作為核心就不太合適了。

所以在與麾下一眾文武商議過後,公孫瓚當即便決定將整個核心首府移到高邑。

如此一來,公孫瓚便可以通過冀州常山高邑來輻射河北之地。

公孫瓚在河北的威望也越來越高。

當然,除此之外,公孫瓚沒有接著就跨越黃河,侵入河南之地。

而是以河北四州為根基,將右北平實施的那一套政策整個搬到冀州,乃至於河北四州各郡縣。

郡縣學製度依舊施行,除此之外,公孫瓚還在郡縣之學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個州學。

分成州、郡、縣三各級別的製度。

如此一來,大量基礎人才被選拔出來,充入公孫瓚麾下各層機構,包括農業、經濟、營造、軍事等各個方麵。

除了州郡縣學製度,屯田之策也被公孫瓚推廣到了整個河北。

當然,這帶來了一係列連鎖反應,因為像冀州之地,和右北平不一樣。

右北平是經過烏桓多次劫掠,本土基本上已經沒有了豪強士族門閥的控製,因此,公孫瓚在右北平實行屯田之策遇到的阻力相當小。

可以說就沒有什麼阻力,基本上就是公孫瓚的一言堂,政令發布下去,立刻就能得到施行。

但是在冀州、並州、青州等地就不一樣了,這些地方收到烏桓等外族劫掠影響比幽州之地要好的多,也就造成了這些地方的豪強士族勢力就比幽州要強的多。

而公孫瓚要施行屯田之策,就是要從這些豪強士族的手中,將多餘的土地拿出來分給那些流民,沒有土地的百姓耕種。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