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相對於占據兗州、徐州、豫州的曹操來說,公孫瓚自覺麾下三十萬大軍還不算多。
基於目前曹操麾下的人口來看,曹操應該至少能招募出五十萬大軍。
不過公孫瓚不著急,目前曹操的實力還很強勁,公孫瓚不急於去與曹操硬碰硬,可以徐徐圖之。
就在公孫瓚繼續在河北養精蓄銳的時候,還真讓公孫瓚等到了天下局勢變化的時機。
目光繼續回到司隸地區,也就是整個大漢的中心。
司隸地區稱司州,亦稱司隸校尉部。
東漢時轄郡七,河南尹、河內郡、河東郡、弘農郡、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等。
司隸校尉部的治所乃是洛陽,洛陽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陽東北。
當然這是董卓遷都之前,遷都之後,司隸校尉部的治所也理所當然的變為了長安。
司隸校尉部的轄境相當於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陝西渭河平原一帶。
自董卓被殺,東漢朝廷動蕩,經過王允短時間內的恢複朝綱之後,又遭到董卓舊將李傕郭汜二人的率軍反攻,長安又被陷落,整個司隸地區也重新又被西涼軍所把控。
而東漢朝廷的朝政也由李傕郭汜二人把控。
但國無二君,軍無二主。
李傕郭汜二人失去了董卓的轄製,又怎麼可能長期和平相處?
尤其是麵對西涼軍的主導之權,二人都想自己說了算。
誰都想壓對方一頭,就這樣,兩個人的內亂爆發了,二人互相攻鬥,導致整個司隸地區一片動蕩。
公孫瓚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很是振奮。
因為他知道,接下來還有一個重磅的事情會發生,那就是漢帝東出洛陽。
在公孫瓚的記憶中,就是因為李傕郭汜二人在長安相互爭鬥,才有了這個契機。
其根源就是李傕部下楊奉其人,不服李傕久矣,想要謀殺李傕而自立,但因事不密,被李傕察覺,李傕反過來要致楊奉於死地。
楊奉察覺到這一情況之後,立即裹挾漢帝出逃長安,想挾持漢帝到洛陽去,重立朝廷。
正是這個契機,導致整個司隸地區糜爛不已。
而後就是曆史上的曹操和袁紹二人,就迎接漢帝一事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