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何如此,李恪實際上也頗為無奈。
現在昆陽城中有六萬人口,按照蘇洵的粗略統計,16歲到40歲之間的青壯年男丁,大概在兩萬人左右。
比例很高,但李恪清楚,這兩萬人隻能叫做兵源,卻是並不能全部變成士兵的。
其一,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想上戰場去拚命,如果可以很安逸的生活,誰願意把腦袋彆在褲腰上去拚命?按照李恪的估計,自己若是能將這三千名額趙滿便已是極限了。
而到時候就算自己將那些不願從軍的人強征入伍,充其量也隻是散兵遊勇,根本形不成戰鬥力,因為完全沒有鬥誌。
其二,將來昆陽的建設還有田耕也需要大量的壯年勞動力,李恪自然不可能將所有青壯都送去戰場,到時候田誰來耕,工作誰來做?
而且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李恪壓根就武裝不起來這麼多士兵。
現在李恪手上奇缺武器和防具,現在武庫中的陳舊裝備,加上上次從契丹人那裡繳獲來的加在一起,充其量也就還能再武裝兩千五百人。
如此,自己就算募集到再多的士兵,屆時他們手無寸鐵,胸無片甲,難道自己要他們拿著糞叉和鋤頭去和契丹人拚命嗎?
顯然那樣不切實際,更隻是在送死。
而雖然自己已經在修築冶鐵高爐了,但距離起真正出鐵,再將這些鐵打造成兵器,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自己根本等不起,契丹人更不會給自己時間。
所以,現如今唯一的辦法,就是暫時先對城內所有青壯進行訓練,但真正的士兵隻募集三千,想辦法將這三千人全部武裝完,其他人則或是作為替補,或是待契丹人攻城時,直接上陣幫助守城。
其他的,彆無他法。
而且,李恪始終隻相信一件事,那就是兵不在多而在精。
雖然自己到時隻有三四千的軍隊,但若是這支軍隊極其精銳,那屆時哪怕是遇到數倍、十倍甚至更多的敵人,自己也無所畏懼。
更何況,隻要給李恪足夠的時間,未來他可是還要想辦法給新軍列裝新式武器的,到時若是有了那新式武器,估計到時候新軍就真的能夠以一敵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