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野炊?”
我一愣。
那不就是在野外自己做飯吃嗎?這有啥好玩的?
我沒明白他興奮的點在哪兒啊......
但不止是王大春,他其餘那些小弟們也都很高興地討論著,到時候要帶什麼食材和廚具等等。
我聽了之後,才大概明白了。
兩河區中在每年的九月底,會組織新生前往川江邊的開闊河灘地上野炊。
這既是為了體驗一下大自然,加強動手能力,也是培養同學之間團結合作。
那個年代,其實比較繁榮的大鎮、縣城裡的孩子們,已經對農村鄉下沒有太多概念了。基本上,日常很難接觸到一些田野裡的知識。
比如王大春,這家夥就連小麥和水稻都分不清楚!
所以學校的這種組織集體野炊,也算是當時的“素質教育”手段之一了。
很多城鎮裡的殷實人家,都還是比較支持的。
當然像我這種從小就在遠離城鎮的鄉下農村長大的娃兒,一天到晚都在山野中到處跑。和彆的小夥伴經常在野外弄點東西來吃是常有的事。
先大家一起挖個土灶,用枯枝生一堆火。
然後菜田裡掐點兒嫩菜,水田裡扣點黃鱔泥鰍,河裡摸點兒魚蝦......直接用陶罐來煮著吃,或者薄薄的石板來煎著吃。
上麵撒點兒家裡偷來的鹽巴,或者抹點香油。
味道還是非常不錯的!
不過因為從小玩兒多了,也就沒太把這“野炊”當成一種巨大的樂趣放在心上。
沒想到對於城鎮裡的少年來說,這竟然是能夠提前一天就激動著討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