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銘回答了蘇訓誌的問題,但又沒有把答案明說出來。
看蘇訓誌皺眉思考,他似是覺得給出的提示還不夠多,又提醒了一句:“要從全局方麵考慮問題,彆光想著局部,眼光要放得開闊一些。”
聽到這話,秦天不滿地撇了撇嘴。
“畫蛇添足!”
聞言,金銘不敢再說話了,連忙端起茶杯輕抿一口,以此來化解尷尬。
蘇訓誌若有所思地轉身,一邊思考,一邊走出殿外。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秦天朝金銘挑了挑眉毛。
“你覺得他要想多久,才能想通這個問題?”
金銘低眉順眼,略作思考,給出不確定的回答:“想必需要半個月左右?”
“你不看好他?”
秦天不以為然地道,他想也不想,就得出了這個結論。
“對,臣不看好他。”金銘點了點頭,承認了秦天的猜測,並給出理由:“蘇訓誌的心思太重,這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陷,他很難把眼界提上來。”
秦天想了一下,認同了這個觀點:“說得也是,你比朕想得通透。”
聽到誇讚,金銘苦笑著搖頭:“可臣卻想不出如此完善的計劃,還是陛下深謀遠慮,臣自歎不如。”
蘇訓誌提出的問題,答案其實很簡單,隻要視野足夠開闊,很容易就能想到答案。
之所以派遣虞子期前去施壓,肯定是有其背後的原因的,至於目的是什麼呢,這跟霍東錐出使楚國的事情有關了。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要想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如果說一個瘦弱的人被一個強者給威脅了,通常弱者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反抗到底?
還是說……服軟?
其實都不是!
反抗到底隻有死路一條,大家都很清楚對方的實力,肯定是不敢做出這個選擇的。
所以說,楚國大概率會選擇服軟。
可在服軟之前,他會掙紮一下,會嘗試調集所有能調動的資源進行試探性地反抗。
楚國和燕國報團取暖,在秦國的強勢震懾下瑟瑟發抖。
在被威脅的情況下,肯定會朝燕國求救,讓他們幫忙施壓。
這就好比北元蠢蠢欲動之時,秦天和楚國交換條件,讓他們派重軍鎮守北方關隘一樣。
不一定要出兵北元,隻要做做樣子就可以了。
但北元不知道啊,因為不確定楚國的想法,必然要分散注意力,防備一手。
大秦馬上就會麵臨跟那個時候的北元同樣的處境,秦天這是未雨綢繆,先一步震懾燕國,讓燕國在楚皇請求支援的時候不敢輕舉妄動。
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擺脫和北元相同的處境。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
大秦陛下不是清楚燕國會怎麼做嗎?
就算燕國答應楚國的請求,那也隻是做做樣子,這根本就不足為懼吧?
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