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書籍的定價(2 / 2)

江成安對此很是滿意,三千本來試試水應該是夠了,料想這李老頭也是儘了力了,一本的成本到了四錢銀子,三千本就是九百兩銀子,這對於一個書館老板來說,已經算是不小的投資了。

書本是印刷好了,但對於定價,江成安不是很懂,因為他對朱朝書本的價格不是很了解,隻知道書本很貴。

在21世紀,我們買一本書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便宜的有幾元的,貴的也有上千,但普通人都是買得起的。

可是在古代讀書隻是少數人的專利,窮人家的孩子是讀不起書的,好多窮人家的孩子,想要讀書都是去借彆人的書,然後自己手抄下來。

為什麼都說窮酸秀才呢,秀才其實本身並不窮酸,而是因為讀書太燒錢了,把自己讀成了窮酸。

就拿南宋淳錫年間,蘇州地區印刷《大易粹言》來說。

這本書耗費了1300多張紙,加上水墨,再加上工人的吃穿住行,一本書的成本達到了3.3貫。

而這本書在當時的標定的售價是8貫,8貫那可是不少錢了,一個成年壯年,需要兩三個月才能掙到8貫。

說貫大家可能不太明了,到底是貴還是便宜,如果換成人民幣也可以對比一下,宋朝的一貫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300元,那麼這一本書需要人民幣2400元,花2400元去買一本書,想來很多人都會覺得貴。

“嗯,那你打算定價多少?”

江成安問道。

李老頭,想了想,說道:

“成本三錢銀子,再加上這麼火爆,老夫認為定價怎麼說也要三兩把!門店進貨價,至少得二兩五錢吧!”

江成安也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必定出廠價都在三錢銀子了,加上運輸,加上門店的銷售,加上分銷商的利潤,三兩的售價其實很合理。

“那好,明天就安排銷售吧!希望這次能一炮而紅!”

李老頭也滿意的點了點頭,為了這次的話本,他可是投入了大半生的繼續,要是賣不出去,那就真的要完蛋了,不過他相信這種情況應該不會發生。

“小兄弟放心,這次一定能夠大賺!”

……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