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的探險家在到訪海地後發現這種離奇現象,他們將活死人用文字和影像的形式記載下來傳回歐美,這便是現代喪屍概念的最初起源。但這和當代流行文化中的喪屍形象完全不同,他們更接近於大腦神經係統被破壞的病人,而非那些生吞人肉的怪物。”
“那盤子的東西究竟是什麼,還有桶裡還未完全腐蝕掉的屍體。”刑燦繼續問道。
“你猜的沒錯,那的確是人,在我們的故鄉在親人死後我們會分食他們的屍體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雖然我知道,這種行為在人類中故事不可行,甚至會對族群有一定的危險。”基爾繼續道。
“危險?你們食人難道對自己還有危險?”刑燦疑惑道。
基爾點點頭:“是的,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種叫朊病毒的東西。”
刑燦點點頭:“有點印象,好像瘋牛病就是朊病毒引起的。”
“沒錯,其實早在18世紀,人們已經陸續注意到了由朊病毒引發的病症:羊瘙癢症、瘋牛病。但當時普遍認為朊病毒不會在人的身上發作。
直到人們發現在大洋洲新幾內亞高原的一個叫做霍爾的部落,當地土著人稱之為庫魯病的一種病症引起注意。“庫魯”是當地部落的語言,代表“顫抖”“變壞”的意思。
鷹國科學家加杜塞克及其同事發現,這種病的患者多為婦女和小孩。
患者剛開始會煩躁不安,控製不住的大笑,然後逐漸喪失協調性,開始站立不穩,奇癢難耐,直至全身癱瘓。最後患者的死相往往十分淒慘——有的患者是被自己失禁而出的大小便掩蓋口鼻,窒息而死,大多數患者則是直接喪失了呼吸的能力。死的時候,他們臉上還帶著詭異的笑容。
霍爾部落的男人們認為這是敵對勢力的人對他們的孩子和妻子下了詛咒,於是頻頻發動戰爭。當然,對方的情況跟這邊也差不多,於是以戰爭回敬。
加杜塞克對患者屍體進行了解剖,發現屍體的其餘部位一切正常,唯有腦組織充斥著密密麻麻的小洞。
加杜塞克將部分腦組織接種到動物上(通過喂食的方式,或者直接把腦組織縫進動物體內),幾天後解剖大腦,發現實驗動物的腦組織出現了同樣的症狀——腦組織成了一塊“海綿”。
經過仔細梳理,我們逐漸找到了線索:
部落的傳統觀念認為,通過食用去世人的屍體,可以獲取他的智慧和高尚品質。
並且這是一種對去世者的敬重。
在當地部落,成年男子的地位最高,他們在“享用”時,可以吃到肌肉等組織,
而婦女兒童地位較低,隻能吃到“邊角料”,比如腦組織。
而在部落裡,婦女兒童罹患庫魯病的幾率最高。
由於這個發現,加杜塞克也因此獲得1976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呢。”
“你說這個究竟是什麼意思,是要我同情你們嗎?”刑燦問道。
基爾搖搖頭道:“不不不,我隻是想說,其實食人的是惡魔隻是你們內心的一種刻板影響而已,對於我們而言這隻是一種習俗,而且還間接的推動了醫學和科學的發展,不是嗎?”
刑燦知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這個沒有人性的家夥,索性直接說道:“好了,故事以及填聽完了,你想和我談什麼條件。”
基爾笑笑道:“陛下,你難道沒有發現,剛剛的故事裡一直出現一些本不應該出現在我族群中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