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書記聞言後沉默了好久,吧嗒吧嗒的抽了兩根煙才道,“好吧,依你,都依你。”
其實周慶元這麼說也不是無的放矢,他是看著鋸條廠乾起來的,也是看著鋸條廠倒閉的。
想當年鋸條廠是縣裡的明星企業,每年能為縣裡創造近百萬的外彙,那會兒鋸條廠的名頭在整個縣城可以說是風頭一時無兩。
可市場化以後鋸條廠就變得舉步維艱,訂單變得愈發困難,當時周慶元跟廠裡的領導一道兒想了很多辦法,可最後都無濟於事。
直到前段時間在省城看見那個小夥子以後他才恍然大悟。
不是我們這些人不努力,是時代變了。
現在這個時代對鋸條的需求已經不那麼大了,更多的人開始用起了電動切割片,這東西省時省力、切口還規整,誰還會青睞那些又累又笨的鋸條?
所以真正能救鋸條廠的辦法並不是托人找關係的幫著賣鋸條,而是與時俱進,把鋸條廠改造成切割片廠就行了。
就像省城偶遇的那個小夥子說的,省城裡的東西時興,就像緊身褲的製作工藝縣裡沒有人掌握,這些潮流的物件放在縣城肯定好賣。
遺憾的是等周慶元悟到這個道理的時候鋸條廠已經黃了一年多了。
體製內的人往往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想法,可當下就得治重病、下猛藥,誰要還抱殘守缺,鋸條廠的遭遇就是下場。
於是才有了今天周慶元的夜訪。
自己知道的畢竟有限,發動所有人的智慧才會想到更好、更徹底的解決辦法。
其實吧。
當下每個人都很努力,都在自己崗位上兢兢業業的,你說不出誰對誰錯。
但在這個風雲激蕩的時代,並不是你努力就會有多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