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千秋在秦奮的讚助下順利的和粵省的大唱片公司搭上了線,如今在國內是炙手可熱的一線歌星,勢頭甚至隱隱蓋過了這會兒風頭正盛的港城四大天王。
其他幾個歌手發展也不錯,起碼一人一首代表作還是有的。
不過秦奮最大的收獲還不是這個,他當下的主業還是汽車。
積累了大量的原始資本以後,秦奮把自己的秦氏集團的總部從大江市搬到了省會海清市,拳頭產品變成了如今的野馬汽車。
九十年代的華夏在汽車行業還是比較空白的,秦奮幾乎是第一批與外國開展合資汽車業務的民族企業家。
國內這會兒的配套生產鏈並不完善,同樣一個螺絲可能都會有不同的尺寸,有時候買一顆國產螺絲回來最後還要用錘子釘進去!
而國外的產品明顯質量好得多,嚴絲合縫絲毫不打折扣。
這也注定了在這個年代跟外企的合作中華夏的企業一定會受製於人。
“乾!無論如何也要乾!”
國家適時的啟動了汽車工業國產化的計劃,秦奮作為行業的後起之秀也積極的參與了進來,出錢出力出人。
在那個五年時間裡要把汽車部件達到國產化百分之七十的浩大工程中,秦奮出力頗多,幾乎是不計成本的投入讓野馬汽車收獲頗多,斬獲無數獎項,秦奮還因此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和讚揚。
賺到錢的秦奮還第一時間建立了當時全華夏最大最完備的發動機實驗室,邀請了包括清北大學在內的國內多家頂尖學府的教授和學者加入。
僅僅兩年就克服了當時汽車工業國產化中的很多難題,比如變速箱異響,驅動軸的材料處理等。
借助後世的經驗指導方向的秦奮力排眾議,很多領域甚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昔日那些趾高氣昂的外國人僅僅六年的功夫就在野馬汽車的技術人員麵前變得謙恭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