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青聯表情不是很好看,這個價格,已經低於他的預期。
就算從三開始報,那也得三十九萬起步啊。
彆看三十八萬和三十九萬隻差了一萬塊,好像不怎麼多,但這是一九九三年。
萬元戶也許已經不怎麼稀奇了,但人均工資依然隻有三四百塊,一萬元已經不少了。
“沈先生能不能把價格再提一提?這個價格......說實話有點太低了。”譚青聯道。
“一分錢都不漲,這是我能給出的最高價格,如果譚先生覺得太低,那就算了,反正我不是很著急買。”沈秋生道。
他的話語聽起來有點過於強勢了,就像當初在浦江和於總談價格時一樣。
譚青聯皺起眉頭,一個比自己小了可能兩輪的小年輕,論輩分,自己當他爹都可以,竟然這樣跟自己說話。
可人家是買家,給你錢的一方,譚青聯就算心中不滿,也不好當場發作,反而還得壓著心裡的不高興,賠著笑臉道:“沈先生是爽快人,但這個價格真的太低了。我家這樣的四合院,在京都最少也賣四十萬以上,沒有低於這個價格的。”
“那是我沒來,我來的話,早就賣的比這個價格低了。”沈秋生撇嘴道:“就這破破爛爛的,如果不是有古建築情節,誰願意來住?四十萬,全國最高的樓房都能隨便買了,不比這住著舒心?”
熟悉的壓價套路,讓譚青聯無話可說。
這個年代的確以住高樓大廈為榮,四合院雖然靠近京都核心地段,但受製於老城區的曆史局限性,道路狹窄,哪哪都不方便。
和高樓大廈相比,的確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