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棉布換糧食的計劃已經開始實施,大批的糧食源源不斷地從海外輸入大明。
電報線路也可以搞一搞。
用於軍隊調度、通訊是首要的。
另外還可以傳播戰地消息,鼓舞、凝聚軍心民心。
收複遼東,消滅建奴,不僅要獲取軍事上的勝利。
同時還要借助這場大勝,來壓倒大明國內各種反對勢力,給大侄子建立起絕對的威望。
這也是一場愛國主義教育。
一場大戰下來,足以給朝野上下洗上一遍腦。
崇禎這次親征,打算帶著京營。
經過大刀闊斧的兵政改革,如今的京營,已經是天翻地覆。
不僅是裝備的革新,同時也實行了全新的軍製。
並從邊軍、衛所抽調了大量精兵強將,黃得功、曹變蛟都在京營中任職。
現在京營唯一欠缺的就是實戰。
再完備的軍製,再怎麼精良的裝備,再多的精兵強將,沒有經過實戰磨練的軍隊,永遠都成不了精銳。
這是個問題。
如今除了建奴,實在是找不到磨練軍隊的對象了。
總不能把京營調到陝西去平亂吧,此時陝西也隻剩下零星的民亂,根本就成不了氣候。
這個問題暫時沒辦法解決。
隻能繼續把京營朝死裡操練。
崇禎算了算時間,最終初步將親征遼東的日子放在秋季。
到那時候,該準備的都準備的差不多了。
更為重要的事,那時青黴素也差不多出來了。
沒了花柳病,自己也就不用憋得這麼難受......不,可以卸下包袱,全身心親征遼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