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1 / 2)

第232章

新中國成立後,隆福寺廟會演變成東四人民市場,與百貨大樓、西單商場和東風市場並稱為北京四大市場。

對燕京人來說,隆福寺和繁華兩字密不可分,這個年代,住東城區的老燕京人想買什麼都會來這邊。

改革開放後,“自行車、縫紉機、手表”這三大件逐漸沒落,新三大件“電視、冰箱、洗衣機”還未風靡全國,這時期如果談精神追求,最時興的一個詞叫“交誼舞”。

也就是今年的除夕夜,消失多年的交誼舞第一次出現在人民大會堂的聯歡會上。

大會堂裡舞禁初開,民間一些時髦的年輕人已經嗅到了肢體解放的味道,迪斯科悄然流行。

這個名字還是後來的舶來品,當時人們都稱之為搖擺舞。公園裡開始有大膽的年輕人試著搖擺,在這個夏天的頤和園,不時會有燕京的時尚青年,西服、蛤蟆鏡,腳蹬懶漢鞋。

他們的舞蹈引起了遊客的圍觀,板磚錄音機裡放的音樂是《阿裡巴巴是個快樂的青年》。圍觀的人心情都比較複雜,看得很過癮,又挺犯怯。

這時候,交誼舞僅在小範圍裡流行,男女之間私下保持著距離,搖擺舞更是時髦到極致的年輕人才敢為之的體驗。

普通百姓也許不敢,但是文藝青年大院子弟不在乎。他們四處想找些樂子,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圓明園露天舞會。

起先是一幫文藝青年開始在圓明園聚會,他們包括四月影會和星星畫展的青年藝術家、詩人北島、芒克以及後來的第五代導演何群。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