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茅盾文學獎作為我國文學界的重要獎項,影響力不容小覷。
雖然“茅盾文學獎”隻是第一屆,但幾個關鍵詞已經被媒體炒熱了。
茅盾先生遺願、第一個長篇小說獎項、巴金擔任首屆評委會主任、評選時限之廣等等,單獨一個都能發到頭版頭條,並且具有廣泛的熱度。
這麼多因素加在一起,很難不引起大眾的關注。
更何況,這個年代大眾對純文學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相反在後世,“茅獎”雖然評選出一批批優秀的嚴肅文學作品,但大眾對於嚴肅文學的閱讀積極性相對較低。
在閱讀更注重功利的時代,年輕人更想要從書中獲得娛樂和放鬆,通俗文學相較於嚴肅文學更能滿足他們閱讀的需求。以至於茅獎作品空有名氣,卻很難有持續的熱度。
薑玉樓記得有媒體專門統計過,茅盾文學獎不僅可以提升獲獎圖書的銷量,還能為作者帶來更高的曝光度和認可度。
除部分已經有很高名氣的作者外,大部分作者受“茅盾文學獎”的熱度帶動,其作品銷量有明顯提升。出版單位在圖書的後續營銷宣傳中,也常用獲得“茅盾文學獎”等標簽對作者進行宣傳,有效提升了讀者對其後續作品的認可度。
比如在某屆“茅盾文學獎”公布以後,獲獎圖書的銷量均有大幅度提升。其中,變化最明顯的獲獎作品當月的銷量為上月的80倍;第二名銷量也是前一月的28倍,剩餘三本圖書的銷量增長也是19、11和10倍。
當然,獲獎名氣的加持對銷量的影響時間是有限的,獲獎後半年內的月均銷量持續走高,後續半年至一年時間內有一定程度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銷量逐漸回歸平淡。
即使如此,也足以證明茅獎在讀者中的影響。
就在文壇、媒體人以及讀者們的期待中,大會開始了。
1982年12月,全國六百位文藝界人士今天在大會堂參加了茅盾文學獎首屆授獎儀式。
同樣是作協主辦的評獎,茅盾文學獎的場麵要比全國中短篇小說獎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