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八十年代,是華夏文學的盛世,但這個盛世和科幻文學沒有關係。
應該說,在八十年代初,科幻小說曾經風靡一時。尤其是薑玉樓在《科幻世界》發表《侏羅紀公園》後,科幻小說還真有了盛世的景象。
可惜,正當全國科幻作者和科幻雜誌的編輯們摩拳擦掌,準備大乾一番時,針對科幻文學興起了一股批評潮流。這股潮流最初發於幾家報紙對科幻的評議,直至圍繞“科幻姓‘科’還是姓‘文’”這一話題,批評者和科幻作者們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這場爭論波及了科學界與文學界,甚至還牽扯到了薑玉樓。
那次爭論,也許有他影響力的原因,爭論暫停了許久。
於是,薑玉樓因為事情太多,加上短時間不準備寫科幻,對國內科幻小說的環境不再有過多關注。
直到年初的時候,一場針對科幻小說的風波驟然而起,甚至與“清除精神汙染”運動聯係到一起,使得科幻文學的“第二次高潮”戛然而止。
等到薑玉樓意識到不對時,上麵幾乎對事情進行了定性,他這時已經無法插手。
結果就是,很多作者淡出科幻界,如葉永列轉向傳記文學創作,鄭文光忽然癱瘓後失去創作能力,童恩正遠走美利堅等。
而且這還不算完,大部分科幻期刊被關停,印好的書不準上市,曾經風靡一時的“四刊一報”(《科幻世界》《科幻海洋》《智慧樹》《科學時代》和《科幻小說報》)如今更是隻剩下《科幻世界》獨自支撐著科幻的一方天空。
《科幻世界》之所以還能撐下去,也是托了薑玉樓的福,沒有他的《侏羅紀公園》,《科幻世界》可能也撐不下去。
即使如此,《科幻世界》如今也很不樂觀,雜誌從巔峰期的月銷量一百多萬冊,到84年隻有六萬多冊,主編劉佳壽調任,第二任領導不熟悉科幻,也無力將刊物帶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