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
薑玉樓解釋道:“當年龔古爾捐出了五千法郎作為該獎項的獎金,為了保證院士們能不偏不倚地進行評選,遺囑規定每位院士可享有一棟住宅和一份保障生活的年金。後來獎金改為50法郎,歐元采用後,獎金額為10歐元。它僅僅是一種榮譽,但其重要性已超過法蘭西學士院的小說大獎。”
他喝了口水,接著說道:“龔古爾文學獎的影響力早已不限於法語文壇,雖然如今的獎金已從早年的5000多歐元減少到了象征性的10歐元,但依然能讓作家和出版社名利雙收。在獲獎後,龔古爾獎得主的作品銷量通常能達到40萬冊。所以,獲獎者並不會太在乎獎金多少。”
眾人仿佛聽入了迷,他則繼續道:“而諾貝爾獎就不一樣了,諾貝爾的遺囑是將自己所有財產交給基金會,由基金會進行投資,每年將基金會的收益當做獎金發放,由於瑞典經濟發展很好,這些年收益累積越來越多,現在已經到了每個獎項的獎金差不多有一百萬瑞典克朗。”
“薑老師,您的意思是仿照諾貝爾獎,同樣成立一支基金,用於每年獎金的發放?”楊蕭最先反應過來,同時,她也在思考可行性。
“這不太合適吧。”
“是啊,國內是有基金會,但都比較特殊。”
“也不是不行。”
“恐怕不容易。”
1981年基金會這個舶來品才進入華夏市場,對於國人還是個新鮮事物。
“意思是這個意思,但實際操作肯定和諾貝爾獎金不一樣。”薑玉樓當然明白這一點,笑著道:
“除了經營,還可以募捐啊。等總金額上去了,說不定每年基金的利息就夠支付獎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