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聯合研究,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十二個字的方針,幫助夏國提前完成斯貝發動機的國產化。
發動機既航空飛行器的心臟,也是飛機研究環節最難的一關,一理通百理明。
掌握了貝斯發動機的各種技術核心,各單位技術專家又將目光盯上了蘇-27戰鬥機的發動機。
如果做不到這些,飛龍戰鬥機怎麼可能提前出現。
“了不起,實在是太了不起了。”
溫德姆博士大為讚歎。
按照他的分析,既是夏國集中所有的航空專家,也要花上二十年的時間,才能實現斯貝發動機國產化。
這是溫德姆博士的樂觀猜測。
若是遇到一些問題,時間恐怕還要再延長十年。
正常情況下,溫德姆博士的分析沒有錯。
從夏國引進斯貝發動機,一直到實現全麵國產,的確用了三十年的時間。
度過了最為艱難的90年代,到了90年代末,夏國的發動機和各類複合材料研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節奏。
困擾發動機全麵國產化的各種問題先後得到解決。
2007年,國產斯貝發動機被安裝在飛豹身上。
“我同意留在九州集團工作,你們能夠將斯貝發動機實現100%國產,說明有著大批優秀的科學家,能夠跟他們一塊工作,是我的榮幸。”
最開始,溫德姆博士多少有些遲疑。
無論勞爾將九州集團誇讚的多好聽,有些事情也未必全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