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舒瑤聽著她絮絮叨叨的開始說起自己的多麼不容易,從自己老公死的早,到自己拉扯兩個兒子,最後現在兄弟不合,她的困苦。
也算是明白了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了。
原來,楊大嬸並不是一味的偏心她的小兒子,雖然聽起來她為了小兒媳婦治病,把所有的錢都給了他們。
但是事情其實追根索源,是這樣的。
楊大嬸的老公去的早,那時候兩個兒子一個七歲,一個才三歲。
按道理來說,當老大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格外的心疼母親,照顧幼弟的。
可是,那時候的老大卻並沒有成長一個有擔當的小男子漢。
麵對家裡急轉直下的困難,他變的就像一隻憤怒的豹子,隻會埋怨自己的母親,給不了他好的生活條件。
而相反的,才三歲的小兒子,就已經知道要不給媽媽添麻煩,就算楊大嬸忙的忘記給他做飯,他都可以一聲不吭的那樣待著。
就這樣,一晃眼,兩個孩子慢慢長大,大兒子雖然脾氣不好,為人自私,又看不起自己的窮酸的母親,但是讀書非常厲害,考上了名牌大學。
而小兒子乖巧懂事,從小幫母親乾活,成績並不怎麼好,也沒有什麼想繼續讀書的念頭。
於是,楊大嬸就帶著小兒子,一路供養著大兒子讀完了大學。
當她說到這裡的時候,孟舒瑤就已經在心裡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該怎麼說楊大嬸了,隻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
孟舒瑤可以想象,當初的她有多偏疼自己的大兒子,肯定隻想著大兒子讀書厲害,能夠光宗耀祖,帶著她過上好日子。
卻根本忽略了,一個人除了學曆,他的品行才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的本錢。
果然,楊大嬸後麵的話也印證了孟舒瑤的想法。
楊大嬸原本提起大兒子臉上的那些光彩迅速的變的黯淡,變的痛心起來。
她繼續說,大兒子畢業後,在大學所在的地方順利找到了工作,然後又順利的找到了成家立業的對象。
可是,當他把家裡所有的儲蓄用來買房,辦婚禮後,卻根本連儀式都沒有讓他的母親和弟弟參加。
當小兒子帶著楊大嬸找去的時候,隻被大兒媳婦不軟不硬的頂了回去。
她那時候才知道,一直在大兒子的心裡,她這個當媽的就是個上不得台麵的老太太,又偏心又愚蠢。
在大兒子的眼裡,他沒有看到母親和弟弟的付出,他所記得的,竟然都是弟弟可以不上學,媽養著他。弟弟想吃什麼,媽都給他買……
他的心裡隻有理所當然,隻有你偏心你活該,根本沒有想過,弟弟那麼小的年紀就要去打工,有多苦,弟弟所謂的想吃的菜,也不過是和媽媽商量怎麼給哥哥補一補。
這一次,大兒子的不孝和理所應當徹底的激怒了小兒子,兄弟倆打了一架,說什麼都老死不相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