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史趙芳菲站出來道:“中丞大人掌管禦史台,身負重任,她怎可輕易離京?若她走了,禦史台如何運轉?”
這時,龍椅上的燕寧忽然開口了,語氣帶著幾許天真:
“難道禦史台離了祝中丞,就做不了事情麼?”
趙芳菲一愣,一時不知如何應答。
“陛下。”祝瀾拱手說道,聲音沉穩。
“禦史台的諸位同僚們殫精竭慮,恪儘職守,即便微臣不在,他們也絕不會有絲毫懈怠。
義學一事的確是由微臣提出的,微臣不能不管。隻是如今大梁共兩千餘所義學,分布在全國各地,且不乏山高水遠,偏僻難行之處。
若要一一遍訪,微臣一人之力實難做到。”
趙芳菲也緊跟著提議,可以由朝廷成立專門的隊伍,分頭查訪各地義學情況,再統一彙報給祝瀾。這樣祝瀾隻需在京城坐鎮,統籌全局。
趙芳菲的提議切實可行,在情在理,也有朝臣站出來附和。
李正清卻笑道:
“倒也不必將兩千多所義學一一遍訪,隻需要到每個州縣,找那麼一兩所看看情況,再讓縣令知府統一彙報便是。
如此下來,不出一年肯定能有個結果。”
“一年?”趙芳菲有些急了,還要說什麼,卻被祝瀾的目光阻止了。
祝瀾隱隱覺察到了什麼,隻抬頭去看燕寧的神色。
燕寧露出一個笑容:
“李大人的提議甚好,那便辛苦祝中丞跑一趟罷。
放心,等你回來,仍是朝廷的禦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