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論語》,這部古老的典籍,是劉禪能流利背誦的少數著作之一。
不過三國時期用《論語》作為幼兒的啟蒙讀物,是劉禪沒想到的。
儘管《論語》中蘊含著豐富的曆史知識和為人處世的智慧,極適合作為兒童的啟蒙教材,但對於剛滿周歲的幼兒來說,它的內容確實顯得過於深奧。
提及《論語》,劉禪的思緒不禁飄向了另一部古籍——《漢石經》,亦名《熹平石經》。
這部石經,可謂儒家經典之瑰寶,更是石碑刻字之鼻祖,誕生於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
那時,漢靈帝采納了蔡邕等賢士的諫言,決心校正儒家典籍,傳承聖賢智慧。
於是,漢靈帝下令將七經——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鐫刻於石碑之上,曆時八年,共成四十六塊石碑,每塊高3米多,寬1米多,巍峨聳立,氣勢磅礴。
熹平石經轟動當時京師洛陽,甚至全國。
然而,命運卻如過山車般起伏不定,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權傾朝野的董卓如同一頭發“燒”的猛獸,放火焚燒洛陽宮廟,曾轟動天下的熹平石經,也在這場浩劫中遭受了嚴重的破壞,有的字跡模糊,有的石塊斷裂,甚至有的被掩埋在了廢墟之下。
想到這裡,劉禪憤怒地哼了一聲,董卓被罵國賊,真是罪有應得!
不過,說到幼兒的啟蒙讀物,後世最為膾炙人口的莫過於《三字經》《千字文》和《百家姓》。
在劉禪看來,如果要挑選一本,他肯定會首選《三字經》。
隻是可惜啊,《千字文》是在南朝時期編寫的,《百家姓》則是在北宋時期才成文,而《三字經》更是要等到南宋才姍姍來遲。
突然,劉禪的眼中閃過一絲靈光,他是可以默寫出《三字經》全文的,到時候隻要巧妙地刪去那些三國時期之後的內容,他就能讓這部經典之作提前在華夏大地上流傳開來。
這無疑是對華夏文明的一份巨大貢獻。
然而,劉禪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
他至少還需要等待六年的時間,待父親領益州牧的時候才可以。
到那時,說不定還能借此為日後稱帝積攢一些氣運......
在劉禪思緒紛飛中,甘夫人清脆的聲音誦讀到了《學而》篇的最後一句:“子曰,‘不惠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劉禪眨巴著大眼睛,心中暗自祈禱,母親不會又接著讀《為政》篇吧?
幸運的是,甘夫人並沒有繼續她的誦讀。
她輕輕地對一旁早已等得不耐煩的小侍女吩咐道:“你帶我兒去後院玩吧,讓他好好放鬆一下。”
小侍女身子很單薄,沒胸沒屁股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容貌算不上俊俏,但看著還算順眼。
至於她的年紀,劉禪估算了一下,大概七八歲的樣子,最多不會超過十歲。
這讓他再一次直觀地深切體會到古代女性地位之低下,對於那些沒有深厚家世背景的女子,即便尚未成年,也必須早早地為生活奔波,甚至在大戶人家中忍辱負重,成為他人的婢女。
然而,當踏入後院的一刹那,劉禪便把這絲感慨拋到了腦後,他此時非常地好奇,迫切地想要知道三國時期幼兒的玩具是什麼。
小蹴鞠?還是小木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