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又是紮堆榨油,所以一個生產隊頂多就給兩三天時間,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可見平日裡榨油並不輕鬆。
現在不是榨油的高峰期,油坊沒什麼人,都叫先鋒生產隊的包圓了。
炸幾百斤的山柚油十塊錢。
徐春嬌繞著油坊轉悠了一圈。
這個生產隊有油坊是因為附近就近有一條水渠,油坊靠著水帶動水輪,通過水輪的外力傳動進行研磨,再靠人工衝壓進行壓榨。
至於那榨油的工具和流程,幾乎就是靠人力了,生產設備是“笨樁”,即用一個大杠子,一頭吊上石砣,以杠杆的力量擠壓,特彆尖端的現代化榨油設備沒有。
還有些小媳婦感慨小時候就是這一套榨油的設備,現在都結婚生娃了還是沒變。
誰都沒把這場嘮嗑放心裡頭,特彆是亮晶晶的山柚油一點點的萃出來,由少彙成多的時候,心裡頭就更放不下彆的事了。
今天所有撿果子的人都分到了山柚油。
隔天晌午的時候,莫名其妙多了一支送飯的隊伍。
本來打石場也就十幾公裡,對乾慣了農活的人真不算什麼,走到目的地都不帶出汗的。
修水庫是下大力氣太累了不願意回家,但留守的社員要是家裡做點好吃的就跑一趟送過去,給家裡人加加餐。
今天誰家幾乎都是煮各種菜飯,拿山柚油來拌,吃著可香了,就想著給乾活的人也送一些。
老牛家也在隊伍裡,主要是徐春嬌找大侄子有事兒。
采石廠的人都在悶頭乾活,瞧見有一條送飯的隊伍就抬起灰撲撲的臉看看是自家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