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轉頭,看著葉坤。
葉坤笑道:“羅馬大秦的文化,繼承了古希臘文化。古希臘有學問家提出一個論點,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
因為河水在流動,水文在變化。一條大河,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之中。譬如昨日之我,和今日之我不一樣,因為昨日之我,沒有今日這麼老。
這個希臘學者的話,是對的。但是相對於我們華夏國道家的觀點來說,又顯得太簡單了。他強調了變化,但是沒有揭露變與不變、矛盾與統一。
我們道家的太極八卦圖,就能很好詮釋對立與統一、動與靜之間的相互關係。具體的解釋,可以讓張羽真先生詳解一下。”
張羽真聞言,這才知道葉坤搶答,是為了提示自己,感激地一抱拳,接著葉坤的話,展開一番討論。
羅馬學者被葉坤侃蒙了,隻得點頭認輸。
天竺僧侶隊那邊,站起一人,問道:“請問華夏國最大的數,是多少?最小的數,又是多少?”
這些僧侶來到華夏,也有幾年的時間,勤奮好學,精通華夏文字和語言,都不需要翻譯了。
張泌笑道:“我們最大的數,是無極,也就是沒有儘頭。天地萬物有陰陽,數也有陰陽。無極大數,大到沒有儘頭,那麼相對應的,無極小數,也就小到沒有儘頭。”
僧侶皺眉,又問道:“海裡最大的魚,有多大?”
張羽真反問:“你們的魚,有多大?”
僧侶說道:“根據天竺曆史記載,海裡大魚,有萬萬斤之大,一口可以吞沒大象。”
“這才多大呀?”
張羽真搬出了莊子,說道:
“我們道家莊子記載,任公子釣魚,以五十頭大象為誘餌,蹲在會稽山上,投杆到東海釣魚。三年後,釣來一條大魚,攪動整個東海。這條大魚,比泰山還大。切成肉乾,從製河以東,到蒼梧以北的人們,吃了幾十年,還沒吃完。”
眾人一起大笑。
天竺僧侶沉默半晌,問道:“請問各位,人死之後,靈魂和思想,去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