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其他的趙構倒是並不大在意,可當看到康履的奏報中提到,竟然真的在倭國找到了銀礦的時候,趙構一下子就歡喜起來。
大宋不是沒有銀礦,相反,經過一代代的熟悉勘察和開采,對於銀礦的利用,在大宋已經到達了巔峰。
相對來說,銀礦的開采和提煉要比金礦更為複雜和困難,所以從各朝代來看,越是久遠的朝代,銀飾的數量就越少,相反黃金的數量更多,原因就在於古代更容易開采和提煉黃金。
比如說大唐一朝,二三百年間,白銀的總產量約莫一千五百到兩千萬兩之間。
這也是古代白銀沒有成為貨幣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它缺少最重要的貨幣屬性。
到了大宋,開采銀礦的數量基本上達到了唐朝的十倍上下,哪怕產量低的時候也有五倍左右,而且很大一部分銀礦開采,是地方商賈也就是民營的,按照大宋律,民營開采出來的銀,需要給朝廷繳納兩成。
銀作為正式的貨幣,是大明中後期才開始的,雖說明朝年銀產量同樣不高,但是海外白銀的流入數量卻很大。
明朝幾百年,外部流入的白銀數量基本上能達到數億兩,這就解決了其貨幣屬性,包括清朝同樣是如此,這才使得在明清銀成為主要貨幣之一。
雖是如此,不過如今的大宋,對於銀礦的勘察和開采已經不比後世差多少。
但是,自己的終歸數量有限,如今能夠從倭國發現銀礦,自然是一件好事兒。
如今大宋和倭國關係這麼密切......嗯,至少趙構是這樣認為的......他們有銀礦卻沒有足夠的手段勘察開采,那作為友好的鄰國,大宋相助他們不是理所應當?這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該做的事情麼?
按照康履的奏報,這一次前往倭國的收獲,幾乎堪比兩次前往高麗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