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5章
建武四年夏,江堤貪腐案發
綏慶道官場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動蕩,刑部對照著閻康提供的賬冊名單將此次參與貪腐的官吏全都抓了起來。
當然,底下的小吏、工頭暫且沒管,這些人貪得銀子隻不過是蚊子肉罷了。
真正抓的都是有品有階的官員,例如十八個縣的縣令、工部清吏司官吏以及經略使、刺史府衙門的人。
或許怕動靜太大把,蔡象樞沈儒兩人儘可能的壓住了消息,所以民間看起來一片安寧,好像所有事情都在圍繞著賑災、重建家園展開。
但商賈權貴階層都嗅到了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因為有太多的人牽扯其中,身犯重罪。
他們隻能在惶惶不安中等待著刑部吏員上門,將自己五花大綁的抓走。
因為他們最大的靠山就是閻康,閻康倒台,所有人都跟著完蛋。
刑部這邊的貪官汙吏還沒抓完,戶部那邊緊跟著就出手了。
隨著朝廷的賑災銀陸續到位,沈儒的手頭終於闊綽了些,開始在周邊郡縣大肆購買糧草,設立粥棚、賑濟災民。
其中江門在此地的分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為老大人剛從京城離開時江門就接到了顧思年籌措糧草的密信,早已準備許久。
同時沈儒以經略使府的名義頒布政令,禁止任何人低價賤買百姓的農田,違令者殺!
哪怕是那些被洪水淹沒今年不能耕種的土地,也必須按市價交易,最多降至八成或者九成。
另外一條政令更為嚴苛,從洪災發生至今,所有商賈從百姓手裡賤買土地的交易全部作廢、田契歸還給百姓,敢有不從者按違法論處!
前麵那些倒還好,最後一條可真是捅了馬蜂窩了。
已經成交的買賣怎麼能作廢呢?多次有人向戶部清吏司提出抗議,但沈大人堅定不移推行這一政令,還定下了最後歸還農田的時限,兩邊互不相讓。
這是一場商賈與官府之間的博弈,竟與當初北涼道剛剛推行合銀法時有些相似~
但誰也不知道此事會如何收場。
刑部與戶部的駐地位於綏慶道首府綏城一處偏僻的街巷,這兒本就是刑部清吏司的衙門,占地不小,還有現成的監牢可以用來關押那些貪官。
從京城來的兩部官員基本上都聚於此處,這麼多天來衙門裡徹夜燈火通明,每個人都忙得腳不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