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5章
建武十二年夏
太子聯合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兵部、吏部、禮部、戶部、工部皆派員協理,曆時兩個月,徹查平陵王舊案:
廢太子塵洛昭認罪,正隆年間他偽造聖旨、偷竊兵部、逼迫兵部尚書張思堂下旨調兵,栽贓平陵王謀反,此案皆由他一手策劃;
一代忠臣被塵洛昭迫害至死,此前又有造反之罪,群臣憤怒,塵堯下令,賜毒酒一杯,皇長子塵洛昭伏法。
原兵部尚書張思堂被脅迫在前,又有首告之功,著功過相抵,不予追究,但此生不得為官,其子張靖準許從軍,為國效力;
至於司馬家的罪行,嚴格意義上來講他們並未與太子合謀,隻是未曾詳查案情,監管不力,如何處置還得等陛下發話,但司馬仲騫與司馬羨父子二人暫時交出官位,回府聽候發落。
建武十二年四月初六,皇帝下罪己詔,傳示天下:
朕承天之命,奄有四海,自登基以來,夙夜匪懈,圖治於天下,欲使萬民安居樂業,海內晏然。
然世事難料,治道多艱,朕雖宵衣旰食,猶有未逮。
今觀天象示警,民怨四起,災異頻仍,皆朕德薄才鮮,治理無方之所致也。朕心惻然,爰發此詔,以罪己之失,庶幾上天垂鑒,百姓歸心。
朕之失,首在於用人不當。朝廷之上或有奸佞之徒,蒙蔽聖聽,擾亂朝綱。
朕未能明辨是非,致使平陵王受屈,滿門身陷囹圄;風淩軍、淵龍營皆乃忠臣良將,蒙受不白之冤,落得慘死,奸佞得誌,此朕之過也。
朕當廣開言路,求賢若渴,去邪扶正,以正朝綱。
次則治民無術。百姓為生民之本,朕未能體恤民情,減輕賦稅,以致民不聊生,流離失所。又或法度不嚴,官吏貪墨,百姓受冤,無從申訴。
朕當明察秋毫,立法治之,嚴懲貪腐,使百姓安居樂業,共享太平。
再者,朕於敬天之道,或有疏忽。又或逆天而行,興師動眾,以致天怒人怨,災異迭起。
朕當修身齊家,敬天愛民,以祈上天保佑,國家昌盛。
平陵王府滿門忠烈,今沉冤昭雪,乃國家之福、江山之幸、願我大涼國泰民安,萬世昌隆!
朕今發此罪己詔,願天下臣民,共鑒朕心!
欽此!
風淩軍與淵龍營還在世的武將、軍卒可重新入朝為官,官複原職,已經蒙冤而死的由朝廷重金撫恤家人,以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