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對周浩和希望之光的態度一直很謹慎,剛誕生時,他們沒報道;第一次上線競拍、第一次學生上門做兼職家教,他們也沒報道;第一周之後,學生拿到了第一筆兼職薪資,他們依舊沒報道,一直到周浩第一次助學之後,他們才出來跟周浩接觸。
在這之前,央視一直在暗中跟進,調查、采訪。為的就是看清周浩做事的套路,和希望之光的發展方向,諸多環節都沒出現決策偏差和錯誤,他們才對這個意義非凡的項目報道。
也正因為周浩和希望之光經曆了他們如此多的考驗。才換來他們在節目中對希望之光大加讚賞和追捧。
周浩在采訪中,時刻透著謙遜和自信,在介紹希望之光時,他眉飛色舞,卻看不出任何得意與沾沾自喜。隻能看出他深深為這個項目而感到自豪。
焦點訪談的主持人,在談到希望之光為京城大學生做出的巨大改變時,言語態度不禁推崇備至,還情不自禁的連番做起手勢。
“一萬多學生收益、25元平均課時價格、人均周收入480元、月收入逼近兩千元大關、每周盈利近百萬、每周一次大規模助學行動。”
不斷的數據體現,讓主持人的情緒愈發激動,他說完這些數據,繼而又慷慨激昂地說:“從來沒有哪個單位、團體或個人,能夠經營出這麼龐大的助學平台;也從來沒有哪個單位、團體或個人,能夠同時讓這麼多貧困及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受益、能夠每周為貧困高中生捐助數十萬元的現金助學款......”、
“希望之光跟所有大學的獎學金有本質的區彆,它不給任何一個大學生一分錢。它隻是給了他們一個賺錢的機會、一個自己為自己賺取學雜費的機會、一個提前回饋父母甚至回饋社會的機會,他們在希望之光上不但養活了自己,還解決了家裡的經濟困難,甚至還靠自己的勞動,為全國貧困的高三學生賺來了數額不菲的助學金......”
“節目的最後,我們希望希望之光的出現,能讓社會上更多的人關注到教育眼下所麵臨的困境;也希望社會上更多人能明白,教育應該是一個社會發展進步的基石,而不是一個謀取利益的產業,我們更希望。社會上能有更多像周浩這樣的人出現,用一顆顆熱忱而又充滿社會責任感的心,給教育帶來更多新希望。”
“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我們明天再見......”
熟悉的片尾音樂想起。區分局大廳裡幾十號人一言不發。
分局長拖著下巴沉默良久,忽然開口:“今天的事一定要從嚴處理,尤其是那個什麼南山文化的老板,誰來說情都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