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 / 1)

第50章

除了長矛兵和刀盾兵的訓練之外,高衡將火藥和鉛子、炮彈一分為二,一半用於作戰,剩下一半全部交給士兵們訓練,打光了算完,至少保證每個火銃兵和炮兵在上戰場之前經過足夠多的練習。

吳榮一開始是反對的,雖然安南人自從明初開始就不斷加強火器的配置,但是實際上不管是火銃火炮還是火藥彈丸,對於安南人來說也屬於很貴重的東西。他們現在不具備生產火器和製造火藥彈丸的能力,打光了就沒了。後面還要作戰,火器消耗是非常快的,本來繳獲的武器彈藥就不多,脫縣的庫存更是少的可憐。

吳榮自己盤算過,火炮的彈藥最多只能支撐三十輪,火銃兵那邊,一人最多配備一百顆彈丸,打完一百發,他們就只能拿軍刀上去跟安南人拚命了。

現在高衡要把一半的資源用來訓練,那就意味着,士兵的彈丸只剩下五十發,火炮只能打十五輪,以這樣少得可憐的儲備,在戰場上可能撐不過一個時辰就打光了,可高衡不顧吳榮的反對,堅持這樣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短期內強化士兵對武器性能的熟悉程度,利用剩下一半彈藥打出更好的成績。

如果五十顆子彈能消滅五十個敵人,總比一百發子彈大部分放了空槍的好。便若後世飛行員那樣,飛機造的再好再厲害,飛行員的飛行訓練時長不夠,菜鳥就永遠不可能成長為老鳥,飛機性能再優秀也只能變成破銅爛鐵。

軍隊在訓練,陸濤也是不負眾望,總算是趁着夜色,摸了安南人在城外的暗哨,抓回來一個舌頭。

經過審問,高衡對現在的情況有了大致了解。鄭光被殺之後,敗兵逃回去將消息如實稟報。鄭主暴跳如雷,升龍府距離鎮南關不過三百里的路程,鄭主的命令從升龍府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邊關傳遞。所有正在朝淵縣集結的後續部隊都收到了詔令,鄭主要求他們合兵一處,一定要擋住明軍的進攻並且殲滅這支敢於反叛安南朝廷的叛軍。

在鄭主眼中,不管你是安南本地人,還是從境外來的外國人,還是移居的僑民,只要在安南境內生活,那就是安南的一份子,現在這些大明僑民自發組織起來配合明軍抵抗安南軍隊,這不是叛軍是什麼?要說明軍撤退,躲入鎮南關之後,安南軍隊暫時沒有辦法,可若是有人敢佔據安南的縣城、安南的領土,那麼鄭主要求,各地的軍隊不惜一切代價,將這些人全部消滅。

為了重新將軍隊組織起來,鄭主特地派出了自己的兒子鄭祚帶領二百御林軍騎兵從升龍府出發,星夜兼程前往淵縣,接管前線所有部隊的指揮權。一方面是將正在集結的四鎮兵全部集合起來,組成強大的軍隊,另一方面將被打散的京兵收攏,重新編入前線部隊。

淵縣縣城內,鄭祚背着手,站在縣衙的院子里,兩天前,他就已經到達淵縣,但卻沒有進城,他知道,縣城內部經過激戰,遭受了不小的破壞,明軍走之前還將能摧毀的設施全部摧毀了,等於這座縣城已經廢棄,鄭祚索性也不廢話,直接在城外紮營,城內只放入少量兵馬留守。

鄭祚到來之後,一直也沒閑着,不斷對相繼到達的四鎮兵進行重新編組,這些四鎮兵來自於不同的地方,但是現在他們都是自己的部下,只能聽從自己一人的指揮,如果不整編,這一萬人上了戰場就會亂了套。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