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高衡放下千里鏡,一臉嚴肅道:“全軍不可鬆懈,夜間帶甲而眠,如果我沒猜錯,敵軍要發動龐大的攻勢了,方才那人肯定就是鄭祚,他是世子,一定咽不下這口惡氣。”
正如高衡所料,鄭祚的人風馳電掣回到了淵縣,他的臉色非常難看,自己的兩千兵馬竟然一戰而潰,這些泥腿子民夫究竟有什麼魔力,他是世子,就是不信這個邪。
後續的兵馬於夜間全部到達,除了留下從脫縣撤回來的敗兵防守淵縣,並派出少量哨騎監視鎮南關的明軍之外,鄭祚點起了剩餘所有兵馬,連剛剛趕到的輜重部隊也不準休息,不準紮營,立刻出發。
九千安南軍加上兩百御林軍騎兵浩浩蕩蕩殺向了脫縣,鄭祚發誓,要將脫縣夷為平地,將城內的人斬盡殺絕。
誰能想到,僅僅過了兩天不到的時間,敵軍又殺回來了,而且規模是如此龐大。
一桿鄭字大旗在城外迎風飄揚,近萬敵軍黑壓壓地排列在距離城池兩三里的地方,正如高衡所料,鄭祚不僅僅要挽回顏面,還要將脫縣從地圖上抹去。
數門重炮直接架設在隊伍的前方,這些都是安南軍仿製的明軍重炮,別人也許知道的不是太清楚,可吳榮幾乎是一眼就認出了這些重炮,“大將軍炮!”吳榮失聲叫道。
大將軍炮是明軍傳統的重炮,嘉靖年間第一次開發這種武器,原本的射程大約在二里的,隨着明朝火器技術的不斷進步,到了明末,已經是改進型的大將軍炮,射程超過三里。安南既然作為曾經的明朝附庸,博採眾長,在火器方面不僅吸收西洋人的優點,也吸收了明軍的優點。
佛郎機重炮雖然好,但是價格昂貴,採用後膛方式裝填,應該說是當時世界上技術最為先進的火炮,連大明京師軍械局也將不少大將軍炮改成了佛郎機的裝填方式,只是這樣一來,成本就大大增加了。
安南人將西洋炮和仿明火炮混合使用,輕型火炮採用佛郎機或者是子母炮,重型火炮直接用大將軍炮,高低搭配,在戰場上頗為有效。
大將軍炮一出現,局面就有些被動了,在二里之外的距離上,求活旅沒有任何一種火炮可以應對,只能挨打不能還手。
九千安南軍分成數個方陣,在佛郎機射程之外整齊布置,兩百騎兵則護衛在鄭祚的身旁。鄭祚的戰術非常簡單,就是直接用大將軍炮轟開城牆,然後全軍突擊,結束戰鬥。他就不相信,這些守城的民夫有三頭六臂,隔着這麼遠能有辦法對付自己。
本來,殺雞焉用牛刀,重炮對付這些民夫簡直是小題大做,但是鄭祚心中憤恨至極,這些僑民到了安南的土地,不聽安南朝廷的調遣,竟然還敢聚眾造反,簡直是活膩了,如果不能把他們殺死,以儆效尤,以後鄭氏朝廷還能有什麼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