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 / 1)

第137章

孫定沒有直接接話,而是問道:“大人可知方才本地官員為什麼無一人應答。”

方震孺便將剛才他的想法對孫定說了一遍,聽完后,孫定搖了搖頭。方震孺有些奇怪,問道:“孫先生認為老夫想得不對?”

孫定道:“大人說的當然有道理,地方官府不想安置那麼多僑民,海禁之後,朝廷對僑民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有的人更是說去了海外就不再是大明的子民這種話。地方官府沒那麼多精力和財力安置僑民,所以這些人不受歡迎是很正常的。但大人卻漏了最重要的一點。”

“嗯?你這話什麼意思?”方震孺有些詫異。

孫定道:“大人,下官能否問您一個問題,若是在數萬僑民和憑祥州、思明府、南寧府等等各府各州的民眾之間做一個生死選擇,您選哪一個?保一方活命,就要捨棄另一方,或者說在廣西的民眾和境外僑民之間做一個選擇,您會怎麼選?”

方震孺愣住了,“這?”思慮片刻后道:“若只能選一個,老夫雖萬般不舍,也只能以保境安民為先,選廣西。”

孫定點點頭道:“那就是了,官員們跟大人做的選擇是一樣的,大人不在邊境,不一定能看透邊境文官武將的心思。高衡在安南北部聚集人馬,搶佔城池,等於是將安南人的火力都給吸引過去了,高衡若是能站住腳,他就成了廣西和安南的緩衝帶,邊境防守壓力會驟然減輕,沒了他,鎮南關就像以前一樣要直面敵軍,若是您,您會願意嗎?”

“啊!”方震孺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自己為何沒有想到。

確實,高衡他們等於給廣西樹立了一道屏障,有這道屏障在,廣西就不用直面敵人,可以將主要精力安排在北部,應對李自成可能從湖廣直接南下的行動,甚至可以支援廣東方向,高衡的存在等於給了廣西莫大的助力,這才是地方官員們不願意讓僑民們回來的主因。

“哎!常言道,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老夫活了快六十年了,依然參不透其中的道理啊。”方震孺仰天長嘆道。

孫定道:“大人也不必心痛,不如這樣,既然知曉了高衡其人,大人派人跟他取得聯繫之後可以支援一些物資錢糧,雖然不能說兩全其美,但這是目前最穩妥的辦法了。”

方震孺點頭道:“說得有理,不能把人接回來,咱們就支援一些物資,總之,不能幹瞪眼看着。”

“頭兒,這一路還真挺順利的,安南人興許是看到咱們這一大支馬隊,嚇得躲起來了。”就在方震孺想要跟高衡取得聯繫的時候,被高衡派出去尋寶的陸濤等人已經來到了諒山府的北面,這一路上基本沒有遇到任何障礙,他們將求活旅的旗幟打出去,也不進城,繞着城池走,就算有安南人發現了他們,也無可奈何。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