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但是對於建虜,京師民眾可是有着刻骨銘心的記憶,自從崇禎元年開始,清軍數次入關,因為大明的京師在順天府,遵循着天子守國門的原則,京師實際上距離長城防線非常近,可以說清軍一旦攻破長城,很快就能威脅到京師。誰能想到,屋漏偏逢連夜雨,洪督師年初剛丟了遼東,這年末清軍就入關了,這一次不知道目標又是哪裡。
“他們現在打到哪裡了,你知道嗎?”有人立刻問道。
那人搖搖頭道:“具體在哪裡我也不知道,不過聽我親戚說,朝廷在管內外並建二督,又增補二督於昌平、保定、還有寧遠、永平、順天、保定、密雲、天津六個巡撫,以及寧遠、山海、中協、西協、昌平、通州、天津、保定八個總兵,總之是星羅棋布,無地不防,有十數萬兵馬分守各地,嚴防死守呢。”
“唉!這麼嚴防死守又有什麼用,建虜打仗,重點就在一個快字,大量的騎兵出戰,來無影去無蹤,我們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防守,敵軍就能各個擊破,要不是當年薩爾滸慘敗,建虜何至於坐大。”一個在旁邊站着聽他們說話的老者嘆息道。
眾人皆是搖頭嘆息,大家的心情都是異常低落,誰能想到戰爭離自己竟然這麼近,大家更加擔心的是,北邊有建虜,南邊有流賊,他們現在等於被夾在中間了,京師的未來又何去何從呢?
“陛下!宮外有捷報傳至!”一名衛士稟報道。早晨,皇帝正在召集大臣開朝會,進入崇禎十五年以來,朝會幾乎是每天必開,因為每個月都有各種各樣的壞消息傳來,崇禎不過三十餘歲的年紀,早已經是兩鬢斑白,看起來蒼老的就像是五十歲一般。
如果說勤奮,那崇禎可以稱得上是自古以來非常勤奮的皇帝,每天批改奏摺到深夜,可以說細化到一個游擊將軍的任命,他都要過問。誰要是說崇禎不勤勉,那可真是冤枉他了。可勤勉歸勤勉,國事卻沒有一點抬頭的跡象,每天雪片一般的奏摺飛向京師,把崇禎壓得喘不過氣來。
從十一月初六清兵入關開始,朝會已經連續進行了許多天,崇禎每天基本上就一個問題,前方的戰事怎麼辦。年中的時候,兵部尚書陳新甲被處死,繼任者馮元飈是從南京提上來的老臣,年事已高,守成可以,進取不足,對於清軍突然入關,他也是束手無策。
“你們說,你們說啊,朕讓你們說的時候,為什麼一個個閉口不言?”皇極殿內,崇禎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這幾天朝會就一個核心,清兵入關、開封失守,他就想問問諸位大臣,如今的局勢應該怎樣應對,可偏偏沒有一個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皇極殿也就是後世俗稱的金鑾殿,也是皇帝舉行重大朝會的地方,此刻,在京師的五品以上的官員濟濟一堂,首輔周延儒領着一幫內閣成員拿着笏牌站在隊伍的最前面。
周延儒咽了口吐沫,平日要說處理內政,他是口若懸河,兵事倒也不是完全不懂,只是現在的局面,大家都知道是死局,只不過沒人敢把真話說出來罷了。
崇禎叫大家開口,周延儒左右瞥了一眼,馮元飈就像是老僧入定一般,眼睛微閉,不知道是不是睡著了。周延儒內心冷哼一聲,“該死的老傢伙。”
再看看身後的陳演、張四知、蔣德璟等人,一個個都是低着頭,彷彿腳面上有什麼精彩好看的東西一般,一個個看得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