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結果就是弘光朝廷,武將亂、文臣亂,皇帝自己也亂。朝堂上罵不絕口,朝堂下更是什麼手段都使出來了。可是大家忙於爭鬥的時候好像忘了一件事情,半壁江山都落入敵手,他們不思考怎麼收復失地,怎麼還自己鬧起來了呢。
這樣的情報傳遞到兩廣一帶,官員們肯定也亂了,地方上的官員也是分為多派,各派都有自己支持的人選,結果地方上也跟南京朝廷一樣吵成了一鍋粥。
這麼看,景昭拍案而起也就不奇怪了,畢竟諒山府在境外,等於是站在第三方角度看國內發生的事情,這叫人怎麼忍得住。
“鼠輩!都是一群鼠輩!鼠目寸光!”景昭又罵道。
“好了!坐下!”高衡喝道。
景昭這才驚覺自己有些失態了,趕緊坐下。高衡倒是不在意,景昭年輕,火氣旺是可以理解的,任誰看到這份情報,都是一肚子火。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南明朝廷就是一群廢物。高衡雖然在這裡也很年輕,但是他畢竟兩世為人,而且有着領先四百年的見識,做事的風格自然是比景昭要沉穩很多,而且作為興華軍的領頭人,浮躁肯定是不行的。
他現在想的是如何讓興華軍發展壯大,來應對即將到來的亂局。雖然他對時間節點記得並不是很清楚,但是南明大致的脈絡他還是知道的,弘光滅亡之後,緊接着就是順着沿海搞了好幾個政權,有一個什麼隆武政權還有什麼紹武政權,然後就是永曆政權,南明總共就十幾年,這個稱帝那個監國,十幾年間政權換了好幾個。最後就是被壓縮到西南這一塊,也就是說,不久的將來,戰火可能就會燒到廣西了。
高衡能看得出來,座下眾將神態也是忿忿不平,華夏這麼好的土地,這麼好的民眾卻被這樣的朝廷所統治,簡直是暴殄天物。若說別人也許感覺沒這麼深刻,興華軍眾將包括下面的將士們那可是刻骨銘心。因為他們就是從大明走出來的,為什麼走出來,除了少數人是有目標之外,大部分人還不都是生活所迫,否則誰願意背井離鄉。
可是被生活所迫這幾個字說起來簡單,背後的原因多麼複雜,究其根本,還不就是苛捐雜稅,或者是農民失去了土地,活不下去了,才逃出來。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誰,還不就是腐朽的朝廷。如果朝廷政治清明,官員都為百姓着想,皇室都為江山和天下人着想,又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但是人性的貪婪是不能違背的,高衡捫心自問,即便是自己坐在那個位置上,也不一定能做得多好。所以必須要用法律來對人進行約束,無規矩不成方圓,設置一套成熟的律法體系,大家互相監督,再配置一套更加完善的政治制度,用律法來約束人心,才能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