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鄭森又道:“再看清兵,流賊若是退出北直隸,這一片空白必然是清軍來填補,吳三桂降清,開了個非常不好的頭,恐怕北方會有不少人轉頭降清,這樣一來,北直隸、山東甚至是河南恐怕都會落入敵手,清軍八旗主力雖然不多,但是各族僕從軍甚多,若再得到北方人口,實力會進一步加強,下一步應該就是徹底消滅流賊,統一北方。”
隨即他在長江以南畫了一個圈道:“再者就是大西軍和大明朝廷,大西軍偏安一隅,若是李自成完了,張獻忠日子也不會好過,從大體局勢上看,最終會形成三家鼎立的狀態,張獻忠便是蜀國,北方被清兵佔領,是魏國,大明目前的地盤和吳國重合。”
“但今非昔比,不能簡單套用當年三國鼎立的局面。”鄭森話鋒一轉道。
“如今南北方已經發生調轉,漢朝時期北方比南方好,宋代之後,經濟和政治中心皆南移,現在是南方超越北方,國朝太祖皇帝,便是在南方建國,北伐消滅了暴元。如今,只不過回到了當時的局面,南方並未受到兵災侵襲,經濟發達,環境相對穩定,人口稠密,只要朝廷精心練兵,整合軍隊,揮師北伐,定能成功。”鄭森揮了揮拳頭,頗有信心道。
事實上,鄭森可不是胡亂說,這代表了當年明朝人的主流觀點,事實上,若不是高衡開了上帝視角,他也不會覺得南明這麼快就完了。畢竟從當年的情況來說,南明可比南宋好很多,首先是南明朝廷完整,南京六部本來就是為了應對這種緊急情況保留的,南宋匆匆建立朝廷,南明是皇帝一去南京立馬就能有序運轉。
其次是南明的經濟、政治、軍事條件吊打南宋,南方部隊建制完整,還有福建水師,人口非常稠密,北方連年戰亂,大量人口南移,只要朝廷用心,重新徵召數十萬大軍易如反掌。更不要說南方經濟發達,大明朝的賦稅重地都掌握在南明的手中。
最後就是人心向背,弘光朝廷建立,各個王爺之間的爭鬥算是穩定下來了,流賊建虜在北方不幹人事,大家都盼望着王師能儘早打回來,長江北岸和黃河流域還有不少義軍,隨時可以給官兵接應。只要大家上下一心,再次北伐,清兵畢竟是異族,位子是坐不穩的。
再不濟,退一萬步說,即使不北伐,光靠這麼多好牌,守住南邊的半壁江山是一點問題沒有,清兵也不敢貿然渡江,大家划江而治也不是不行。可誰能想到,南明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真是應了顧誠先生的話,內鬥就要亡國,亡國還要內鬥。
高衡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
鄭森一愣,“怎麼,莫非將軍不認同在下的觀點?”
高衡道:“前面的話我不反對少帥,但若是說反攻,少帥估計樂觀了,我看,不僅反攻不了,清兵恐怕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南下,明廷朝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