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如此一來,安南地區搞不到戰馬,興華軍的發展就成了大問題。高衡穿越了這麼長時間,對於大明的物價也有了個基本的認識,就算他沒有實地考察,可是根據成子龍和其他來自大明的人的描述,各地的物價也就基本呈現在高衡的眼前了。
成子龍大致總結過,就戰馬這一項,崇禎年間,正常戰馬的價格大概是二十兩銀子,如果品相好一些的,賣到三十兩也正常。但這是正常年代的價格,到了明末亂世,各路軍閥、流賊、建虜並起,這戰馬的價格可就沒有一個統一價了。比如在靠近邊關的地區,戰馬價格大致翻了一番,主要是建虜和北虜聯軍征戰關內,也需要戰馬,能用來交流出售的馬匹數量變少,價格自然上漲。
而江南地區,小馬廠的馬匹數量根本不可能滿足各路人馬需要,所以李自成的軍隊中還有騎着馱馬甚至騾子的所謂騎兵,也就不足為奇了。一匹正常的戰馬長江以南地區甚至能賣到一百兩的天價。就這,還有價無市。所以高衡各種頭疼,興華軍現有的戰馬主要都是繳獲來的,通過貿易來的戰馬價格都極其昂貴,興華軍正在發展階段,哪能這麼瞎糟蹋錢。
這也就是打通茶馬古道的重要性,就是為了獲得穩定且價格適中的戰馬。
達延鄂齊爾搓了搓手,“馬匹我們有,只是,這馬匹的價格雙方要商量一下。”
阿旺洛桑措點了點頭,他是政務最高長官,自然對經濟了如指掌,他緩緩道:“本座知道,內地缺馬,雖然安南地區本座未曾去過,但是料想情況只會更差,所以價格問題,我們要坐下來好好商議,畢竟,你們拿出的貨物,價格確實太高了。”
他這麼說是完全有道理的,因為在五世達賴得知高衡的心理價位之前,他只能按照正常情況進行推測。比如鐵鍋,要知道,高原和草原用的鐵鍋可不是後世那種家裡炒菜的鐵鍋,而是能吊起來煮東西的超級鑄鐵大鐵鍋。
後世人們刷短視頻,在軟件上看到內蒙一些博主用來煮羊肉的大鐵鍋,就是明代草原上需要的東西。因為,一個家庭,往往只能有一個祖傳鐵鍋,所以至少一頓要煮十幾人的食物。一般的小鍋根本不頂用,在草原上,哪怕是用作燃料的牛糞,都是很緊俏的資源。所以一頓食物只能烹飪一次,鐵鍋自然就不能小了。
如果按照等重價值來計算的話,這種帶吊耳的鐵鍋少說十幾二十斤重,那就需要等重的白銀來交換,一口鍋二百兩銀子誰受得了。這也就是五世達賴說他們買不起的原因。
光說這一次景昭帶來的驢車,驢子或者騾子的挽力有限,一般這種牲畜能拉動五六百斤的車就算是不錯了,即便是這樣,一車也至少是二十個以上的大鐵鍋。那麼一車貨就需要和碩特汗國出資五千兩來買,他們哪有這麼多銀子。所以他們也只能望貨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