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火銃。我興華軍以火器見長,所以平日里最多的就是火銃訓練。”高衡回答道。
堵胤錫搓了搓手,相比於諒山府城內的景象,雖然他很好奇,也很有興趣見識一下,可他沒忘了自己是來幹嘛的,既然高衡提到了軍隊,堵胤錫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大帥,不知道,在下有沒有這個資格,去看一看興華軍軍威。”
高衡笑道:“哈哈,好,既然大人有興趣,那就請吧。”他做了個請的手勢,將堵胤錫引向城外大校場。
這裡是興華軍傳統的訓練區域,諒山府城外,有兩個訓練場,一個就是大校場,這是平日里士兵們訓練的地方,現在訓練的就是剛剛徵召整編不久的一個新訓旅。另一個訓練場就是興華製造局的試驗場,那裡主要是用來試驗火器的,特別是技術兵種的裝備,所以兩個地方各司其職,各有各的作用。
自從過完年之後,經過製造總局一行人的不懈努力,四四式火銃的產量終於取得了一些突破,原來是五百桿,後來增加到一個月八百桿,現在已經突破了一千,達到了每月一千二白桿的水平,如果加班加點,還能再提一提,達到一千五百桿也不是不可能。按照現在興華軍的規模,一年的產量足以裝備至少五到六個旅。
目前興華軍總兵力按照統帥部的設定,已經達到了十三個旅。其中諒山府這裡有四個新訓旅,高平府那裡徵集了一個新訓旅。原來的部隊當中有一個水師旅、一個炮兵旅、一個騎兵旅和四個步兵旅,另外陸濤指揮一個特務旅,除了特務旅之外,剩下的十二個旅已經是全部徵召完畢,但只是兵力到位,武器裝備還沒有到位,特別是五個新訓旅,目前僅有兩個旅接收了新生產的四四式。高衡預計,到明年過年之前,全軍能全部裝備四四式,還有一部分精英射手可以裝備南懷仁搞出來的四六式。
統帥部已經在考慮對軍隊進行編製提升,也就是原來的旅級單位可能已經不能滿足未來戰爭的需求,高衡作為特種兵,自然了解軍事。對於明末明清兩軍的交戰,他也有略微的研究。在他看來,清軍的編製也是能保持上風的一個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清軍是八旗制度,一個旗如果按照嚴格的兵力計算,是以二十五個牛錄構成,一個牛錄三百兵丁,一個旗就是七千五百人,這是在滿員的情況下。
反觀明軍軍制,也就是衛所制,一個衛就是一個參將指揮使領兵,參將手下兵力齊裝滿員是五千六百人,也就是說,清軍一個旗可以暴擊一個衛,這就是單位方面的優勢。
有人肯定說了,那我多集結幾個衛不就行了,清軍來一個旗,我上兩個衛,三個衛,不就領先了。
這隻能說是很多軍盲說出來的話,要知道,指揮體系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後世我軍為什麼要構建垂直指揮體系,為什麼大漂亮要精簡指揮體系,甚至能做到指揮單兵,就是因為單位越多,協同作戰就越複雜。
舉個簡單例子,比如抗日時期,腳盆雞一個師團兩萬多人,我軍一個師一萬人,甚至很多架子師就幾千人。要吃掉一個師團,要動用數倍的兵力,那就是五個師甚至十個師,這當中只要有一個師掉鏈子,就是滿盤皆輸。而日軍一個師團,動不動就能把你打穿,這就是整體單位作戰能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