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1 / 1)

第934章

後面的答案五花八門,有的人是為了做官,有的人是為了掙錢,這種都被孫和斗糾正了一番,讓他們明白做官、掙錢也要走正道的道理。

孫和斗環視了一圈,發現一個坐在角落的少年似乎沒有出聲,這裡的學堂基本上都是混編入學,並不是說你十歲就只能讀四年級,十一歲就非要讀五年級。首先彼時可沒有什麼義務教育,學生按照年齡從一年級開始上。這裡很多孩子都是半路出家,有的人到了十歲十一歲還不認識字,這也是普遍現象,古代識字率很低,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是文盲,文字只掌握在精英階層的手裡。所以學習對於普通人家來說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既然如此,興華軍就不能搞這一套,而是因材施教,根據每個人的掌握的程度來進行學習,當然,後面的孩子有福了,他們可以從一年級開始上起,但像這個班級,不少是半大小子,就只能因材施教了。

孫和斗發現這個坐在角落的孩子年紀稍大一些,有些沉默寡言。他立刻打手勢讓大家安靜下來,然後對他說,“這位學生,請問,你是為什麼而讀書。”

那學生緩緩起身,站直了身體,直視孫和斗的眼睛道:“先生,我想為華夏之崛起而讀書。”

孫和斗身體為之一振,不僅僅是孫和斗,就連站在門外的高衡和堵胤錫等人也是心頭一震,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這個看起來最多十二三歲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負和胸懷。孫和斗穩定了一下心神,又追問了一遍,生怕自己聽錯了。“你再說一遍,為了什麼而讀書?”

“為華夏之崛起而讀書!”

孫和斗問道:“為什麼是為華夏崛起而讀書。”

那學生一字一句道:“學生曾在興華軍軍營邊逗留過,聽到過高大帥在軍營里的講話,學生以為,高大帥說的不錯,興華軍是華人建立的軍隊,興華二字正是振興華夏之意,學生聽聞,如今,內陸戰亂不斷,民眾苦難不斷,便若諒山府,也有大量從內地來的流民。流賊建虜肆虐,眼看我華夏文明就要像兩晉時期那樣沉淪,這時候,必須有人站出來,擔負華夏復興的責任。所以,學生要為華夏之重新崛起而讀書。”

“好哇!好哇!為華夏之崛起!同學們,有志者當效仿此子啊。”熱烈的掌聲響起,不知道什麼時候,高衡已經邁步走入了教室,孩子們自然是認識高衡的,高衡這張臉在諒山府城內的出鏡率還是非常高的。

孫和斗一看竟然是高衡進來了,嚇了一跳,連忙就要見禮,高衡卻壓了壓手,示意不要這些繁文縟節。

高衡指了指那個學生道:“同學,請問你叫什麼名字。”

“回稟大帥,學生叫陳上川。”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