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1 / 1)

第958章

王應華點頭道:“蘇大人,事不宜遲,現在我們要干兩件事情。其一,立刻擁立唐王在廣州監國,建立新政權,不能讓桂王一直霸佔法理,我們才是正統。第二,政權建立之後,顧大人立即調集一萬精兵,趁着清軍還沒有打進廣東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肇慶,抓住桂王,消滅桂王政權,這樣木已成舟,西南各地就必須擁戴唐王。完成之後,我們立刻遷都桂林或者昆明,廣州地處抗清前線,還是太危險了。”

何吾騶豎起大拇指道:“王大人此言,老成謀國,大善!”

蘇觀生也是頗為心動,王應華是兵部侍郎,知軍事,他提的意見應該說是目前形勢下最具有可行性的方案,跟建虜打個時間差,趁着他們還沒殺進廣東,先滅了桂王。這朱由榔也是傻,在桂林登基不好嗎,非要放在肇慶,跟他們這麼近,即便是步兵,兩天也能到。騎兵只要半天就能殺到肇慶城下。

而且最重要的是,廣東地區的兵馬基本上還是顧元鏡說了算,衛所兵都很弱,就這麼一支精兵在廣州,負責保衛肇慶的,一方面是原本就有的衛所兵,還有一些就是瞿式耜從廣西調來的兵馬,這些人馬人生地不熟,戰鬥力也不強。

如果一萬精兵突擊,說不定還真能成功。蘇觀生沉吟一下立刻道:“這樣吧,我現在修書一封給國姓爺,如果國姓爺的水師能在福建金廈一帶策動攻勢,哪怕是做做樣子,也一定會牽制大量清軍,如此以來,清軍不敢進入廣東境內,就給我們騰出了大量時間。”

眾人對蘇觀生的方案一致贊成,大家立刻分頭行動,蘇觀生作為總指揮居中協調。

十一月初,就在桂王宣布監國二十天之後,唐王朱聿鐭在廣州直接登基,以都司署為臨時行宮,按照兄終弟及的原則,繼位稱帝,以明年為紹武元年,史稱紹武帝。人命蘇觀生為首輔,封建明伯,掌管兵部。顧元鏡、曾道唯、王應華等一眾人全部入閣成為大學士。

但可笑的是,因為朱聿鐭倉皇稱帝,連登基要用的龍袍和百官官服都沒有,最後沒辦法,還是顧元鏡去戲班子找粵劇伶人借來了一些戲服,才把龍袍給補上,不僅如此,為了擴充軍力,紹武帝登記后發下詔書,赦免廣州附近一眾海盜的罪過,讓他們加入官軍,結果馬玄生、徐貴相等一眾海盜帶着數千部眾,搖身一變成了明軍水師,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同日,朱聿鐭即命令廣州總兵陳際泰帶領一萬兵馬攻打肇慶,桂王這邊大吃一驚,跟紹武政權一樣,乾脆也不裝了,改元永曆,在廣東肇慶稱帝,並且派出林佳鼎、李明忠等一幹將領領兵一萬東進跟唐王的兵馬決戰,雙方在廣東三水縣城交戰,雖然兵力不是特別多,兩邊都是一萬多人,但是在明亡的時刻,兩支明軍竟然在大明控制區打起來,還是讓天下人震驚。

“哼!一幫草台班子,這都什麼時候了,竟然自相殘殺,簡直是瘋了,怪不得大明要亡國,都這個時候了,還要內鬥,還要刀兵相見。這兩萬兵馬如果能形成合力,再配合鄭成功的水師,說不定能在廣東形成相持態勢,給我們爭取更多的準備時間。”

諒山府統帥部,今日一早,桂林府的特務旅就傳來了兩廣的最新消息,鴿信的內容很簡短,但是基本意思表達清楚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兩廣竟然相繼建立了永曆和紹武兩個政權,這兩個政權不合作也就算了,竟然在廣東這一畝三分地開戰了。

後世,除非是歷史專業的學生,否則,對於明末這一段的亂象,一般的教材是沒有展開來細說的,特別像是魯王政權或者紹武政權這種曇花一現的政權,基本上是提都不提,以至於很多人知道弘光、隆武、永曆,卻不知道這兩個奇葩,高衡對這一段也不熟悉。所以當他接到特務旅的情報的時候,還以為自己看走眼了,可是再看一遍,發現沒有錯,就是自己打起來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