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城頭的明軍全都目睹了這一幕,親將在陳友龍身邊道:“軍門,這些草原騎兵是去追劉承胤了。”
陳友龍有些痛苦地閉上了眼睛,他當然知道,在野戰狀態下,劉承胤的步兵一旦被追上會是什麼結果。他嘆息一聲道:“劉承胤這個廢物,死不足惜,可惜上萬將士,估計就要葬送在這個廢物手中了。”
就在賓州城被圍的時候,右路軍的尚可喜和席特庫也帶兵抵達了古漏關城下。尚可喜原本是明朝遼東廣鹿島副將,早在崇禎初年就帶兵投降了后金,還被皇太極授予總兵官的職位,後來變成了漢軍鑲藍旗首領,可謂是鐵杆漢奸了。
此次濟爾哈朗領軍出擊,作為鑲藍旗漢軍,當然要跟隨濟爾哈朗一起行動。後世有很多人不太清楚清軍八旗的領兵規則,實際上,八旗是以滿洲八旗為首,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都是滿洲八旗的附庸,並且同一個旗是歸屬在一起的。
比如濟爾哈朗是兩藍旗的最高領導,那麼蒙古兩藍旗和漢軍兩藍旗就都在濟爾哈朗的領導之下,即便他們有自己的固山額真,但檔次比滿洲八旗低一級,滿洲八旗的同級別將領可以指揮同色旗的同級別蒙古和漢軍將領,但反過來不行。基本上跟後世的皇軍都配屬一定數量的偽軍是一個意思。
尚可喜端起千里鏡望向古漏關城頭,古漏關不大,但是位置險要,三千明軍在張同敞的帶領下嚴陣以待。張同敞雖然是文臣,但對於守城多少還知曉一些皮毛,況且守古漏關沒什麼花樣,就是死守,所以既然如此,按照高衡的設想,拖得越久越好。
如果要把握這個拖字訣,那就不能把部隊一股腦填上去,必須分批填入,雖然添油戰術是兵家大忌,但是在拖延時間這種戰略目的下,這反而是最好的辦法。張同敞將軍隊一分為三,三個千總營梯次作戰,反正古漏關正面城牆也不寬敞,一次上一個千總營也就差不多了。
他的策略很簡單,先上一個,打殘了再上一個,三個千總營輪番上陣,打車輪戰。
上萬清軍在古漏關正前方待命,古漏關自宋代以來便是西南兵家必爭之地,這裡還有很多的傳說故事。比如當年狄青攻打儂智高,儂智高便領兵死守古漏關,因兩邊地勢陡峭,古漏關就是一個關口橫跨在峽谷中間,宋軍要想過去,必須攻關。
狄青麾下數萬人連番攻擊數次,死傷慘重,期間更有儂智高在古漏關旁的黑風洞做妖法,一時間飛沙走石,宋軍眼睛都睜不開,被儂智高反衝鋒一波,帶走了八千多人,元氣大傷。後來還是狄青請了道士做法,用黑狗血破了儂智高的妖風,這才拿下了古漏關。
雖然是半真半假的故事,但是可以證明古漏關地形過於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席特庫有些不耐煩,這古漏關看起來也不大,乾脆一鼓作氣攻下來算了。他催促尚可喜道:“尚總兵,還猶豫什麼,勇士們已經急不可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