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1 / 1)

第1346章

“咳咳,王將軍,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在一邊的宋應升說話了。王奇點了點頭,宋應升是廣州的父母官,自然對當地的情況比較熟悉。只聽宋應升道:“他們當中一部分人是從北方過來討生活的,後來就定居在這裡,自然也帶來了北方火器匠人的手藝,還有一部分實際上是跟西洋人學的,王將軍也知道,廣州城的西洋人多,佛郎機人經常帶來先進的技術,他們又樂於傳教,所以經常在廣州周邊各個城市活動,久而久之,自然就把西洋火器的製造方法給留下了。”

宋應升說得倒是不錯,西洋傳教士在後世人聽起來好像是人畜無害的樣子,不過就是一幫西方和尚罷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傳教士不過是一張皮罷了,實際上西方傳教士根本就是古代的第十縱隊,表面上談信仰,動不動就拿上帝說事,給上帝打工,實際上他們乾的是情報收集還有發展下線,給當地人洗腦的工作。

為什麼傳教士動不動就要想辦法建議做教堂,那是因為要給民眾洗腦,最好讓當地的民眾都皈依基督教,這樣日後好進行控制。還有不少傳教士雖然打着上帝的幌子,但實際上是利用傳教士的身份,進入港口打探虛實,到一些當地官員士紳的家裡面去傳道講法。還有讓官員帶路進入軍營參觀的,繪製河道地圖的、測繪土地的,總之,決不能等閑視之。

所以西洋人深入廣東腹地,也是懷着各種各樣的目的。只不過當地民眾也不是傻子,你想從我這裡得到你想要的,那我也要得到我想要的,於是作為交換,很多西洋的火器技術就被工匠們學習並保存了下來。

大明官方鼓勵仿製佛郎機火器,所以工匠們自然也樂於學習。聽宋應升說完,王奇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這麼說,這數千工匠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人力資源啊,他要想辦法把這些工匠都帶回去才是。可問題來了,一是這些人願不願意跟他走,二是他就這麼點運力,如何能一次性把這些人都帶走。

第一個問題王奇有信心說服他們,畢竟這些工匠在廣州待着太危險,他們自己也知道,而且廣州周圍的資源都被清兵掠奪得差不多了,他們留在這裡沒吃的沒喝的,還要隨時擔心清軍,只要自己給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相信他們會願意的。

但第二個問題就麻煩了,他們從瓊崖往返廣州需要時間,而此次攻擊廣州城,他們的運力幾乎已經排滿了,畢竟只有一個水師營在瓊崖承擔海運任務。佛山兩萬工匠和家屬,要是把船隊全部放空了運送這兩萬多人,再考慮老弱婦孺在海上的顛簸以及準備必要物資的情況下,至少需要三四趟才能全部運走,不說多,一個多月的時間是必要的。

但問題是,建虜不可能給他們這個時間,可以想象到,建虜在得知廣州被端了之後,一定會想辦法回援,興華軍倒是能走,可這些工匠絕對走不了,一定會重新落入魔窟。萬一建虜大開殺戒,他們能不能保住性命還兩說。

眼見王奇面露難色,宋應升開口問道:“王將軍,怎麼了。”王奇把困難一說,宋應升也是一時語塞,不知道如何是好。這領兵打仗的事情可不是宋應升的強項,要掩護兩萬人撤走去瓊崖,這可不是說著玩的。

王奇問青壯道:“如果快馬回去,到佛山要幾天。”

青壯道:“一天都不用。”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